阿支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 阿,《姓氏词典》 音ē。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 阿,《姓氏词典》 音ē。
读音:Dáhúlī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呼哩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疑即达呼哩。清乾隆时镶白旗副都统博斌,姓达呼哩 (见《中国人名大辞典》),隋唐时契丹有达呼哩氏;
读音:gāo liáng【源】 春秋时晋有高梁之墟,晋人杀怀公于高梁(故城在今山西临汾东北),见《左传》。后为大夫采邑,因以为氏(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读音:Tǒu钭姓的来源出自姜姓。相传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原齐国国君康公被放逐到海上,生活十分艰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酒器钭作釜锅,用以烹煮食物,其支庶子孙后来便以酒器钭为姓,称为钭氏。钭姓历史
读音:Zhuō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源自金时女真人卓陀氏(23)。凡五派,出西喇塔拉、察哈尔、义州、克西克腾(一作克什克腾)、巴林等地(23,63,260)。【变】 ①一作〔卓忒〕(259,260
读音:lǔ【综】 清蒙古人姓。巴图伯尔,清蒙古镶黄旗人,厄鲁氏,世职云骑尉(260)。
读音:Qièliè【源】 怯烈即克烈之异译,为元时蒙古一部,以部为氏(397)。《元史》分克烈、怯烈为二姓,实系同源。【变】 亦作〔怯列〕、〔蒙古怯烈〕(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奇味〕(24)
读音:Mùgǔ【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岳宋大寨(160)。
读音:Tiěfú【源】 匈奴人姓。汉时匈奴左贤王去卑之孙,北部帅刘强之从子铁弗刘武,居新兴(故治在今甘肃武山西南),北人呼父为鲜卑,呼母为铁弗,因以号为氏。刘武之曾孙勃勃称夏王,耻姓铁弗,遂改姓赫连氏
读音:yí以乡为氏。汉时苦县有颐乡。(见《史记·灌婴传注》)
读音:wáng sūn出自周王之孙仕诸侯者,别为王孙氏。吴有王孙雒,齐有王孙挥,而顷王之后,王孙贾之子王孙齐谥昭子,皆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王孙,姬姓,周王孙满之后。(见《万姓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