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叔
读音:táo shū
【源】 ①系自姬姓。周成王之子司徒陶叔之后,以字为氏(6,7,12,60)。②春秋时卫大夫陶叔之后(17,62)。【布】 宋时平原有此姓(12,21)。【人】 陶叔真,春秋时晋国原大夫(6,12)。陶叔巷,汉时青州刺史(12,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元和姓纂》云: “周司徒陶叔之后也。今平原有此姓。”
春秋晋文公时有陶叔·狐; 汉代有陶叔·巷,青州刺史。
【源】 ①系自姬姓。周成王之子司徒陶叔之后,以字为氏(6,7,12,60)。②春秋时卫大夫陶叔之后(17,62)。【布】 宋时平原有此姓(12,21)。【人】 陶叔真,春秋时晋国原大夫(6,12)。陶叔巷,汉时青州刺史(12,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元和姓纂》云: “周司徒陶叔之后也。今平原有此姓。”
春秋晋文公时有陶叔·狐; 汉代有陶叔·巷,青州刺史。
读音:Éyī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西夏有武功大夫额伊德昌。
读音:wū luò lán代北姓,后改为兰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Qítèlā《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咸丰时江苏巡抚吉尔抗阿,姓此氏。” (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奇塔喇氏之别译。)
读音:jiē yú接舆氏,楚隐者,其后因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楚后有接舆氏。(见《路史》)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 (接舆),楚隐者,
读音:Fǎn《姓氏词典》 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uǒ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景谷有分布,乃彝族姓氏。此姓系景谷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Lùbó【综】 北魏时将军鹿勃早(62),亦见《北史》(7,17)。《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未详其源。《北史》有鹿勃早,邓恒将。
读音:Mùshī【综】 彝族姓。属狄俄纽双家支,四川布拖有此姓(375)。
读音:Hēikèlè【综】 清正白旗满洲闲散柏绍之妻为黑克勒氏(260)。
读音:sì fàn四饭缺之后。(见《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