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óng

隆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鲁国有隆邑,居住者以地名为姓。

隆姓发源于山东,望族出于河南南阳。如今隆姓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隆姓历史人物有隆成,明朝南宫太守,有惠政。隆英,明朝人。一生淳朴节约,有古循吏之风。

隆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六十八位。


【源】 ①隆,春秋时鲁地,以邑为氏(60,62)。②汉初匈奴有隆氏(60,63)。③壮族先民以部族旗子颜色为姓,隆为壮语“”之音译(250)。④苗族姓(135)。【望】南阳(17,21,60,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隆俊,明时福建邵武人,永乐中举人(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苗族、土家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春秋鲁地,以邑为氏。望出南阳。”鲁之隆邑在今山东泰安县西南。②又据 《史记》 注云:“匈奴有隆姓。隆彊 (强)是也。”③苗族之隆姓,或改而为 “”,分布在今湖南之花垣、保靖、吉首、凤凰、古丈一带。见 《中国人的姓名·苗族》。④《姓氏词典》则载: “全国隆姓以湖南邵阳一带为最多,系元代隆国相的后裔,自江西吉水迁来。”

明代有隆光祖,平湖人,吏部尚书; 又有隆俊,永乐举人,邵武人,宣德中官监察御史; 又有隆英,利津人; 清代有隆于礼,任永春州吏目。

猜你喜欢

  • 胡毋

    读音:Húwú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妫姓。齐宣王封母弟於毋乡,其乡本胡国,因曰胡毋氏。”一作“胡母”,或音húmǔ。宋代有胡毋·颢。

  • 别速歹

    读音:Biésù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伯苏岱”。

  • 堂阳

    读音:táng yáng商王太丁封母弟才于堂阳,为堂阳氏。(见《路史》)

  • 吉爾門

    读音:Jí’ěrmén【综】 清时奉国将军之妻为吉尔门氏(260)。又,清蒙古镶白旗中有吉尔们氏(259),〔吉尔们〕似即吉尔门之异译。

  • 莽那特

    读音:Mǎngnàtè【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尔喀图呼尔扎(23,63)。 【变】①亦作〔莽努特〕(72,256,260)。②清镶白旗蒙古马甲沙克都尔扎布之妻为莽诺特氏,镶黄旗蒙古马甲布达史之妻为莽

  • 巴顔

    读音:Bāyán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巴颜,在辽代为属国,在金代则为部名,后为姓,以部为氏。元代,则融为蒙古族。《元史·列传》有载; 至清或为满族,致使满蒙二族皆有巴

  • 读音:qī【源】 古有郪国,见《国名纪》。郪,在梓之郪县(故城在今四川三台南)。一说,在郪丘(故城在今山东东阿)(17)。汉章帝徙宋公于此,因以为氏(15,21,24,60)。【布】 四川中江有此姓(

  • 羅陳

    读音:Luóchén【综】 系罗、陈二单姓合成。浙江龙岩有此姓。

  • 读音:Zī【源】 系自姬姓。周公卿之后有锱氏(22)。【布】浙江奉化有此姓。《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 读音:Qiú/Chyou【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