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án

颜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曹姓。颛顼之玄孙陆终第五子名安,周武王时封于邾(今山东邹县东南)。邾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以祖辈字为姓氏。二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姬姓。《通志·氏族略》记载,鲁侯伯禽之支庶食采于颜邑,其后以邑为氏。

颜姓发祥于今山东境内。先秦时已有颜姓入居河南。东汉时颜姓人散居于湖北境内。魏晋南北朝时,颜姓发展成为琅琊、鲁国郡望。隋前,颜姓入迁陕西,并有分居于福建南部及江浙等地者。唐时已有颜姓入川。北宋末年,颜姓播迁江南,南宋末,颜姓有迁两广、两湖之地者。明初颜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湖北等地。清初较多的颜姓入居四川,远迁云贵。康乾年间,颜姓闯关东入东北三省。如今颜姓尤以山东为多。

颜姓历史人物有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学生。贫居陋巷,生活清苦,而不改其乐。孔子也称赞他的德行。颜延之,南朝宋诗人,世称颜光禄。少年家境贫寒,勤奋读书。进入仕途后,直言敢谏。诗与谢灵运齐名,并称颜谢。其诗重雕琢,喜用事,文辞艰深绮密。颜之推,北齐文学家。有《颜氏家训》,以传统儒家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颜师古,唐代经学家、历史学家、训诂学家。撰《汉书注》、《急就章注》及《匡谬正俗》。颜真卿,唐代书法家。自幼学书,受家庭影响,又得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将诸家风格融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其楷书一改初唐瘦硬之风,气势庄严雄浑,行草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颜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四十三位。


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曰安,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后邾武公名夷父,字曰颜,《公羊传》谓之颜公,后遂为颜氏。(见《陈留风俗传》)

出琅邪,本自鲁伯禽,支庶有食采于颜邑者,因而著族。(见《通志·氏族略》)

▲<春秋鲁>颜之仆,孔子弟子。<北齐>颜之推,临沂人,文学家。<唐>颜真卿,万年人,书法家。

猜你喜欢

  • 珊竹

    读音:Shānzhú【源】 元时人姓(24,57)。珊竹,又译作撒只兀、散只兀儿。蒙古尼鲁温部一支(397)。当系以部为氏。【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沙卜珠〕(24)。【人】 吾也而(一作乌页尔

  • 子宗

    读音:Zǐzōng【源】 春秋时齐大夫陈凭之后有子宗氏(17)。《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姓考》 云: “源于陈姓。齐大夫陈凭之后。”

  • 曼靖

    读音:Mànjìng《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清初有右翼蒙古都统鄂本兑,姓此氏。”未详其他。

  • 读音:Bā【源】 鞑靼族一支有哱拜,亦作巴拜,或以族名为氏。明万历时,哱拜乱于宁夏,见《字汇补》(86)。

  • 堅昆

    读音:Jiānkūn【源】 本姓李,出自老子。黠戛斯,汉称坚昆,魏晋间称结骨,唐称黠戛斯,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为中国境内柯尔克孜族与吉尔吉斯人之先民,有坚昆氏,居贺兰山下,自云李陵之后(60,62)。

  • 陸終

    读音:Lùzhōng【源】 颛顼之后。重黎之弟吴回,其子陆终支庶以陆终为氏(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祝融子陆终之后也。” 以名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 韩厥

    读音:hán jué韩献子厥支孙以为氏。(见《元和姓纂》)

  • 吞米

    读音:Tūnmǐ古代吐蕃族姓氏。松赞干布时有学者吞米·桑布札,受遣赴克什米尔向婆罗门李敬学习声韵学,回国后,依于阗文并予简化,造成三十个字母,并编出几种文法歌诀,用以拼写吐蕃语。“吞米”,

  • 軒丘

    读音:Xuānqiū【源】系自芈姓。楚文王庶子食采于轩丘,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7,12,17,60)。 【变】亦作〔轩邱〕(12,17)。 【人】轩丘豹,汉景帝时梁相(7,17,21)。历史上

  • 單父

    读音:shànfǔ【望】 单父,秦时置县,故城在今山东单县南1里。以地为氏(60,62)。【人】 单父望,汉时中牟侯,见《史记》(11,17,2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