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雍
【综】 清时有冯雍英廉,汉镶黄旗人(259)。
【综】 清时有冯雍英廉,汉镶黄旗人(259)。
读音:Yún【源】西周时古姓(94)。周有㜏氏鼎,见《元和博古图》(60,62,63)。妘、㜏古时通用(60)。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妘’ 亦作 ‘
读音:wàn【源】①殷武丁封季父于河北蔓口,曰蔓侯,后有曼氏、蔓氏、鄤氏,见《路史》(60,62)。②春秋时楚大夫斗成然食采于蔓;曰蔓成然,其后以邑为氏(6,7,9,11,15)。蔓,即鄤。鄤,古地名
读音:Sàisuǒdǐng佤族姓氏。今云南之沧源、澜沧等地有分布,其汉姓作“鲍”。《中国人的姓名·佤族》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tú yáng【源】 系自芈姓。以技为氏(6,12,60)。【人】 屠羊说,楚大夫,见《韩诗外传》(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郑樵将其归入“以技为氏”之列。其据《韩诗
读音:Suǒlú【源】 ①索卢,北魏时置县,故城在今河北枣强东15里。以地为氏(60)。②北魏时奚斗卢氏改为索卢氏,见《魏书·官氏志》(6,27,60)。【变】 亦作〔索罗〕(60,62)。【望】 淮
读音:Hédài【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穆津泰之妻为和岱氏(260)。
读音:Liú当与“留”同。《中国人名大辞典》之“四角号码”索引作 “留”,其 “附录” 《姓氏考略》 则作“畱”; 《姓氏词典》 则留、畱两收,其注 “畱” 云;①以封地为姓氏。丹朱庶兄九
读音:Lí【源】 周时国(故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之后有棃氏,见《姓源》(17,61)。【望】 淮南(17)。【布】 台湾高雄(68,261)、河南确山等地均有此姓。【人】 棃公弁,明时
读音:Zǐcháo【源】 春秋时宋国司寇公子朝之后,见《姓苑》(17,62)。《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姓苑》注云: “源于子姓,春秋时宋司寇公子朝之后。”
读音:xù【源】 见《姓苑》(7,9,15,21)。【布】 广东化州(315)、四川成都(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高要、四川之成都、山西之临汾及忻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