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uò

骆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姜姓。姜太公之后公子骆,后世子孙以祖名为姓。二是殷纣臣子恶来革的玄孙名为大骆,子孙以其名为姓。三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代北人他骆拔氏,后改为骆姓。

骆姓早期发源于今山东境内。秦汉至魏晋时期,北方的陕西,南方的浙江已有骆姓人。永嘉之乱时,骆姓南下,与原居浙江会稽的骆姓相融合,逐渐形成会稽郡望。隋唐时期,骆姓在今河南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成为著姓,并逐渐北迁至今河北、山西等地。宋元时期,江浙一带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后又逐渐远迁云、贵等地。明初,骆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沿海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如今骆姓尤以广东、贵州、北京等地为多。

骆姓历史人物有骆宾王,唐代文学家。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撰写《伐武曌檄》,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徐失败后,他不知所终。其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个人哀怨,为初唐四杰之一。骆绮兰,清代女画家、诗人。早年丈夫去世,潜心于诗文书画创作,抒发自己的孤寂之情。其出众的诗画才情,深得清袁枚、王昶诸等文坛名士的赏识。

骆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五十二位。


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以王父字为氏。望出内黄、会稽。(见《元和姓纂》)

恶来草之玄孙曰大骆,子孙以名为氏。(见《史记》)

▲<汉>骆俊,乌伤人,陈留相。<唐>骆奉先,三原人,右骁卫大将军。<清>骆秉章,花县人,四川总督。

猜你喜欢

  • 乘馬

    读音:Chéngmǎ【源】 春秋时晋国官名有乘马。子孙以官为氏(60,62)。【望】 张掖(17,60,418)。【人】 乘马延年,汉时谏议大夫(7,17)。乘马降,汉时陈豨之部将(7,24)。历史上

  • 读音:Fèi【源】 见《玉篇》(81,86)及《康熙字典》(80)。罕见姓氏。 《玉篇》 收载, “方味切”, “䍨, 人姓。”未详其他。

  • 读音:cāng黄帝史官仓颉之后,或言古有世掌仓庾者名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仓,亦官名,齐职仪曰大仓令,周司徒属官有廩人、仓人,则其职也。(见《广韵》)周礼地官有仓人,仓吏因以官为姓。

  • 读音:Wèi蔚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周宣帝时郑国公子翩被封于蔚邑,后代以封邑命姓;二是北周宣帝置蔚州,后有以蔚为姓氏者。蔚姓发源于蔚州(今河北蔚县),望族居于琅琊郡(今山东诸城)。蔚姓历史人物有

  • 读音:lín【源】见《姓苑》(7,9,60)。又,遴为吝字之古文。又,抡才谓之遴选,或取此义为姓(60,62)。 【望】西河(17,418)。 【人】遴到云,春秋时韩大夫,著《遴子》三十篇,见《风俗通

  • 读音:suō【综】 金人姓。元时金将唆娥(17,60,62)。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疑其出自女真、蒙古等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夷姓。元有金将唆蛾。”未道其详。又,元有唆都,札剌儿人

  • 读音:Yú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据《姓谱》注云: “以地名为姓氏。古筠州有二: 一即今江西高安;另一在今四川境内。”

  • 茂儀

    读音:Màoy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英额(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英额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卡西

    读音:Kǎxī藏族姓氏。本氏族名,以之为氏,出自远古六大氏族之一的惹氏 (族)。后或改为刀喀氏。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 求綽特

    读音:Qiúchuòtè【综】 清驻防杭州蒙古正黄旗中有求绰特氏(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