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èi

魏姓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他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便以邑为氏,称为魏氏。这是魏姓最重要的一支。二是外姓改姓魏。战国秦之魏冉,本姓为芈,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魏了翁,本姓高,后改姓魏。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境内。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的五世孙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属河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境内。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加上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多受冲击,因此魏姓大举南迁至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魏有人、魏仁浦等魏姓将佐随从,后均在福建安家。唐末,战乱又起,外族入主中原,魏姓被迫再度南迁,进而广泛分布在南方各地。截至宋末,魏姓人已遍布江南广大地区。元明清时期,魏姓族人已远播于海外。

魏姓历史人物有魏延,三国时蜀汉名将,曾随刘备入蜀,骁勇善战,后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魏徵,唐代名臣、政治家,唐太宗时曾任谏议大夫,敢于犯颜直谏,为太宗所器重。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魏源,清末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与龚自珍同为今文经学派,主张学习西方技艺,制造枪炮、轮船,加强海防,抵御外来侵略,曾编撰《海国图志》。

魏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十位。


【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裔毕万,仕晋封于魏城(故城在今山西芮城东北)为魏侯,至犨、绛、舒世代为晋卿,后瓜分晋为诸侯称王,即魏国,至魏王假为秦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4,6,7,9,12)。②系自芈姓。秦之穰侯魏冉,其先出自芈姓,见《史记》(60,62)。③魏氏亦有嬴姓者,见《盟会图》。指西土之魏骀也(4)。④固道魏氏,出自氐人,见《周书》(242)。⑤宋时浙东安抚使魏了翁,原姓高,养于姑夫魏姓家,冒姓魏(24,60)。⑥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又清满洲八旗姓倭彻赫氏后改为魏氏(180)。今满族姓(344)。⑦佤族斯内氏,汉姓为魏(161)。⑧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汉姓为魏(190,191)。⑨土家(387)、蒙古(344)、彝(380)、回、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巨鹿(17,418),任城(60)。【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多此姓,4省魏姓约占全国汉族魏姓人口42%。【人】 魏犨、春秋时事晋公子重耳,亦称魏武子,为姬姓魏之始祖(21)。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均有分布。汉、佤、鲜、哈尼、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 《中文大字典》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注云: “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於毕,其后国绝。裔孙万,为晋献公大夫,封於魏,河中河西县也,因为魏氏。”郑樵亦注: “始祖毕公高封於毕,为毕氏,(按: 杜预曰: ‘毕在长安西北,今长安县西有杜山。’) 毕陌至毕万事晋,封於魏”。(按: 杜预曰:“ ‘魏在河东河北县。’ 河北,今为平陆县,陕州治有魏城,后虽迁徙不常,自封魏之后皆号 ‘魏’,子孙以国为氏。”) ②为芈姓所改。《姓氏考略》据 《史记》注云: “芈姓改魏者,秦之穰侯魏冉是也。”③或为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冒氏》 载: “宋魏了翁本姓高,养于姑魏,冒姓魏氏。” ④佤族之魏姓,则由佤语姓氏 “希奈” 而改,或改为 “”。⑤鄂伦春族之魏姓,则由魏拉依尔 (按: 亦译作 “魏拉依嫩”) 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 “” 而得。

春秋时晋有魏剻; 汉有魏相,定陶人,御史大夫; 唐代有魏征; 明代有魏忠贤。

猜你喜欢

  • 阳翁

    读音:yáng wēng周景王之孙阳翁伯之后,有阳翁氏。(见《路史》)

  • 内史

    读音:nèi shǐ周内史叔兴之后也。周又有内史过。(见《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周内史叔兴之后也。” 以官为氏。又,《姓氏考略》注引

  • 董閼

    读音:Dǒngyù【综】 战国时赵襄子臣有董阏安于(17,21,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收。其注云: “春秋时晋有赵襄子家臣

  • 屯渾

    读音:Dùnhún《姓氏词典》 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乃混屯氏之讹。)

  • 從巴瓦

    读音:Cóngbāwǎ【源】 夏里巴人姓。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与定结陈塘区(435)。

  • 子梧

    读音:Zǐwú【源】 春秋时陈僖子之后有子梧氏(17,62)。

  • 读音:Kān【源】 见《姓苑》(7,9)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变】 亦作〔刋〕(7,9)。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甘肃之酒泉、新疆之塔城等地有分布。《姓氏词典》引《姓苑》亦收载,未详其

  • 木村

    读音:Mùcūn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本日本汉字姓,入中国籍,遂以“木村”为姓。此姓系昌图县公安局提供。

  • 郭博爾

    读音:Guōbóěr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 《朔方备乘》 收载。或作“郭博勒”,后改单姓“郭”,盖取“郭博尔” 氏之首音谐“郭” 而得。

  • 喀爾努克

    读音:Kāěrnǔ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鲁特(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乌噜特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