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èng

【源】 ①颛顼以鸟名官,有凤鸟氏,后以官为氏(17,62)。又云:高辛氏时凤鸟氏为历正,见《左传》。以官为氏(60)。②明时云南武定直隶州武定军民府土知府为凤氏,系彝族(253)。③瑶族姓(118)。【望】 平阳、郃阳(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凤纲,汉时渔阳人(15,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湖南之冷水江、安徽之贵池及泾县、福建之浦城、广东之吴川、广西之永福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瑶族、彝族、白族、傈僳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高辛氏时,凤鸟氏为历正。见 《左传》。凤,盖以官为氏。望出平阳、郃阳。”②瑶族凤姓,由冯姓所改。据传冯姓为盘瑶十二姓之一,明洪武四年冯姓盗偷桂林省库银,逃走连州羊古山落居……冯姓改为鸟字“鳳(凤)”。又,或出自 “阿勒普”。(帝赐氏族,即凤土司族名)所改,其先祖以功受赐姓“”,后以乱或改姓 “”。③傈僳族之凤姓,为蜂姓所改,傈僳语“”,乃蜂之总称。传说有一青年上山砍柴,拾到一个银圈,苦于找不到失主,便托蜜蜂捎信儿。不久,来了位姑娘。他俩相爱了,生育的后代都上山养蜂。人们称他们是“别扒”,即蜂氏族,遂以为姓。或取其汉意而姓“”,或谐蜂音而姓 “”。

神仙传》有凤纲,西汉人; 明有凤阳和,举人;又有凤仪庭,东乡知县; 又有凤翕如,崇祯末为衡阳知府。

猜你喜欢

  • 烏蘇各特

    读音:Wūsūgětè【综】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乌苏各特氏(259)。

  • 读音:mào【源】 见《姓苑》(9,239)。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集韵》云:“秏,又姓。出何氏 《姓苑》。呼到切。”未详其源。

  • 曾行

    读音:Zēngháng【综】 景颇族姓。属载佤支系,汉姓为黄(166)。

  • 忙忽惕

    读音:Mánghūtì元代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引 《蒙古秘史》收载; 未详其源。(按: 疑此即《辍耕录》 所收 “忙兀歹”之别译。)

  • 读音:Shuān【综】 源出不详。河南息县有此姓(30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广西之荔浦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武清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闩,当指门闩,疑即以此物

  • 读音:Gǎo【源】镐京(故城在今陕西长安西南之沣水东岸),周武王时西都,以地为氏,见《姓苑》(21,62)。【布】浙江上虞(279)、河南商邱县集西镐庄(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

  • 读音:xuán【源】 黄帝之后有旋氏,即儇姓(60,62)。【布】 广东新丰(296)、顺德(363)、台湾新竹、桃园、屏东、台北、台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旋善,明时江苏江都人,宣德

  • 昔里

    读音:Xīlǐ【源】 ①西夏人姓(240)。②元时蒙古人姓(57)。元时唐古氏别为昔里氏(24)。【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锡林〕(24)。《元史》亦作〔昔剌〕(57)。【人】 万奴,昔里氏,元

  • 读音:Jìn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邑名为姓氏,战国时楚大夫尚,很得楚怀王和王后的宠爱,后来尚被分封到靳(今湖南长沙一带),食采于靳,称为靳尚,后世以采邑为姓。二是源自少数民族姓氏。西晋末

  • 失保嗔

    读音:Shībǎochēn/Sibarucin【综】 蒙古族姓。明时蒙古部落名,亦作〔失保赤〕,以部为氏,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