鷗
【源】 见《姓苑》(15,63)。【布】 湖南湘潭有此姓(373)。【人】 鸥济,明时善化岁贡生,见《善化县志》(21)。
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引 《善化县志》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谱》亦收,未详其源。(按: 鸥,鸟名,或以鸥鸟而为姓。)
宋代有鸥济。
【源】 见《姓苑》(15,63)。【布】 湖南湘潭有此姓(373)。【人】 鸥济,明时善化岁贡生,见《善化县志》(21)。
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引 《善化县志》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谱》亦收,未详其源。(按: 鸥,鸟名,或以鸥鸟而为姓。)
宋代有鸥济。
读音:Bónù【综】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亦作〔薄努〕(160)。
读音:yóu yú【源】 春秋时秦国相由余,其先为晋人,后入西戎,其后以其字为氏(7,9,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郑樵注“由”云: “亦为由余氏。西戎由余相秦,子孙氏
读音:Shèyá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费雅郎阿(23,63,180,260)。
读音:Xīlìyīn【源】 南北朝时为今新疆或中亚一带民族的姓氏,见《南齐书》(425)。
读音:jù【源】 晋末苻秦(即前秦)(17)、姚秦(即后秦)(60)等均有俱氏。当为俱罗氏所改(60,62)。【望】 颍川(17,21,60,418)。【布】 山西阳城(309)、汾阳(278)、陕西
读音:Āpǐ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县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Chìshā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Bào鲍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姒姓。春秋时杞公子仕宦挤,食采于鲍,其后代遂以“鲍”为姓氏。二是以国名为姓氏,为夏诸侯国鲍国的后代,其后因以国为姓。三是少数民族姓氏
读音:Húluówù【源】 唐时回鹘内九族中第三姓为啒罗勿氏,见《唐书》(17,60)。【变】 一作〔咄罗勿〕(421)。历史上回鹘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唐书》云: “回鹘九姓,三曰
读音:Fān【综】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