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休戚与共

休戚与共

休,吉庆,美善,福禄;戚,忧愁,悲伤。休戚与共:比喻与人同患难,共安乐,感情息息相通。春秋时期,晋襄公曾孙姬周成人后,根据晋献公以来国内不留群公子的规定而去洛阳,在周大夫单襄公手下当家臣。他年纪虽小,但举止有礼。并且对晋国事务非常关心。晋国有难,他就闷闷不乐;晋国有喜庆之事,他也很高兴。他的这些表现很得单襄公的敬重。单襄公死时,对他的儿子单顷公说,你要好好对待姬周,他这个人将来有可能归国为君。他能与晋国共享欢乐,共分忧愁,这说明他不忘本啊!公元前573年,晋国公卿杀死暴虐无道的晋厉公,将姬周迎回晋国为君,是为晋悼公。

【出典】:

国语·周语》:“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公,……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襄公有疾,召顷公而告之曰:‘必善晋周,将得晋国。……为晋休戚,不背本也。被文相德,非国何取!’”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庾亮字)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


主谓 荣辱安危,悲喜祸福,共同承受。比喻同甘共苦。乔雪竹《156次东北——西北》:“从这条线一开辟,他就是这车上的常客,在这车上吃、喝、住,尤其是写,这车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成了他事业上~的……朋友。”△常用于共同承受甘苦。→风雨同舟。也作“休戚是同”。


【词语休戚与共】  成语:休戚与共汉语词典:休戚与共

猜你喜欢

  • 旧雨与今雨

    唐.杜甫《秋述》诗小序:“春日卧病长安旅次,多雨。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此序说,自己卧病不能出门,雨天,故交老友,即使雨天也来探访;而新交则不来登门了。后以“旧雨”代称故人老友,以“新

  • 乞火人

    源见“束缊请火”。指推荐贤士的人。唐杜牧《寄崔钧》诗:“自惭扫门士,谁为乞火人?”【词语乞火人】   汉语大词典:乞火人

  • 寒山片石

    参见:韩陵片石见“韩陵片石”。明·张溥《温侍读集题辞》:“世以其诗少,即云不长于诗,~,当不其然。”【词语寒山片石】  成语:寒山片石

  • 青紫拾芥

    青紫:汉朝官制规定:丞相、太尉佩金印紫授,御史大夫佩银印青授,皆属级别最高的官位,后以“青紫”指代高官尊位。拾芥:拾取地上的草芥,比喻轻易得到。夏侯胜字长公,东平(今山东东平东)人,官长信少府、太子太

  • 天堕忧

    同“杞人忧天”。清黄遵宪《伦敦大雾行》:“乌知都城不见日,人人反抱天堕忧。”

  • 山翁乐

    同“山公醉酒”。宋赵抃《溪山晚目》诗:“谁及山翁乐,号呶醉似泥。”

  • 圯上传书

    同“圯下传书”。清张问陶《有感》诗:“挝翁骂酒空谗口,圯上传书气早驯。”

  • 鸡犬皆仙

    鸡与犬皆成仙升天。《神仙传.刘安》载淮南王刘安临仙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也。”后遂以“鸡犬皆仙”比喻一人得到好处连带周围的人也可沾光。一作“鸡犬升天”。【词

  • 怨不留

    《晋书.良吏传.邓攸传》:邓攸治关,“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拖不留,谢令推不去。

  • 名闻天下

    见“名满天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词语名闻天下】  成语:名闻天下汉语大词典:名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