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呼天抢地

呼天抢地

又作“抢地呼天”。呼天:大声叫天。抢地:用头撞地。指大声叫天、用头撞地,悲戚地哀求或呼冤的动作。清太宗(1592-1643年)皇太极(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父死,旋即帝位,次年改元天聪元年(1627年)。天聪四年(1630年),他的部将图尔格等率兵在滦州(今河北滦县)、永平(今河北卢龙县)等地与明军作战,失利败退,他命拘押败将议罪,有的自认有罪请死。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说:你们没有将率领的部队全部撤回,陷落在山海关以内会被明军所杀,逃回来的人马来到这里我又杀死你们,这对我又有什么益处?而且你们既然携带俘虏缴获的一些汉人和牲畜回来,为什么不收集我们战败的士兵与他们一起回来?他们有什么罪?你们难道忍心使战败的士兵大声叫天、用头撞地极端悲伤而被杀死吗?

【出典】:

清史稿》卷233《图尔格传》9372页:“上(清太宗皇太极)曰:‘汝等不能全师归,陷于彼为敌所杀,归至此朕又杀之,于朕复何益?且汝等既携俘获人畜而还,何不收我士卒与之俱来?彼等何辜,忍令其呼天抢地以死也?’”

【例句】:

清·黄宗羲《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山奥江村,枯槁憔悴,呼天抢地,竟陨其身。”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17回:“太公瞑目而逝,合家大哭起来,匡超人呼天抢地,一面安排装殓。”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并列 高声哭喊,用头撞地。形容悲痛或着急。清·黄宗羲《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山奥江村,枯槁憔悴,~,竟陨其身。”△多用于形容悲痛、着急的样子。 →呼天呼地 涕泗流涟 ↔笑不可抑。 也作“呼天叩地”、“哭天喊地”、“哭天叫地”、“哭天抢地”、“抢地呼天”、“抚胸呼天”。


【词语呼天抢地】  成语:呼天抢地汉语词典:呼天抢地

猜你喜欢

  • 丁蔡

    指丁谓、蔡襄。宋代苏轼《荔枝叹》诗:“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自注:“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而成于君谟。”大小龙茶:即福建建州出产的龙团茶,作圆饼状,上印龙纹,有大龙团、小龙团之别。前丁

  • 失足

    《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即不失自己的本来面貌而屈从别人。后世“失足”则多指行为不慎,以至失败或堕落。如谚语“一失足成千古恨”。【词语失足】   汉语大词典:失足

  • 建瓴之势

    见“高屋建瓴”条。【词语建瓴之势】  成语:建瓴之势

  • 赵讴

    同“赵津歌”。南朝 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江南进荆艳,《河激》献赵讴。”【词语赵讴】   汉语大词典:赵讴

  • 探龙颔

    源见“探骊得珠”。喻科举及第。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亦喻冒犯君威。章炳麟《箴新党论》:“汉官之视虏主,无以异于吾族帝王,乃欲昂首伸眉,上法先正,外饰直言之名,

  • 与浑不协

    《晋书.王浚传》:“初,诏书使浚下建平,受杜预节度,至秣陵,受王浑节度。”“及浚将至秣陵,王浑遣信要令暂过论事,浚举帆直指,报曰:‘风利,不得泊也。’王浑久破(孙)皓中军,斩张悌等,顿兵不敢进。而浚乘

  • 攀云

    三国魏曹植《苦思行》:“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本指援引青云而上升,后以此比喻仕宦登进。【词语攀云】   汉语大词典:攀云

  • 否终斯泰

    同“否终则泰”。南朝 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见“否极泰来”。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屯极则亨,若日月之

  • 知止不辱

    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元史·察罕传》:“(察罕)尝以病请告,暨还朝,帝御万岁山圆殿……顾李孟曰:‘~,今见其人。’”【词语知止不辱】  成语:知止不辱汉语大词典:知止不辱

  • 囊空如洗

    囊:口袋。口袋里空得像洗过一样。多用来形容没有钱。《警世通言》卷三二:“我非无此心,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四回:“就以你我而论:办了多少年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