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哀:怜悯,同情。 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他在暴力面前逆来顺受,又表示愤怒。 原形容对尚未觉醒的被压迫人民的焦灼不安的心情。语出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后也表示对失败者的同情和不满。吴维仁《郴州人的眼光》(《长江日报》1992年9月28日):“众所周知,女排此番挫折,非同小可,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属必然。只是任你何等怨声载道,甚或出气发泄,都于事无补费精神。”
哀:怜悯,同情。 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他在暴力面前逆来顺受,又表示愤怒。 原形容对尚未觉醒的被压迫人民的焦灼不安的心情。语出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后也表示对失败者的同情和不满。吴维仁《郴州人的眼光》(《长江日报》1992年9月28日):“众所周知,女排此番挫折,非同小可,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属必然。只是任你何等怨声载道,甚或出气发泄,都于事无补费精神。”
原指孔子用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之中。 后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汉书.王莽传上》:“而公包其始终,一以贯之,可谓备矣。”《艺文类聚》卷一二引晋薛莹《汉纪
《新唐书.李勣传》:“(勣)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病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唐.徐勣,字懋功,唐太宗赐姓李。勣手足情深,虽年老尚为多病之姊煮粥,不慎竟燎须。后
天然的情趣。元代汤垕《古今画鉴.宋画》:“(米)元章常称华亭李甲……作翎毛,有天趣。”又:“(易元吉)多游山林,窥猿狖( ㄖㄡˋ ròu 右)、禽鸟之乐,图其天趣。”【词语天趣】 汉语大词典:
同“玉石俱焚”。晋 熊甫《别歌》:“徂风飇起盖山陵,氛雾蔽日玉石焚。”
源见“九老图”。指唐白居易退居洛阳时的九老之会。泛指告老还乡者的聚会。元沈禧《一枝花.为施以和寿》套曲:“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俦。”【词语九老会】 汉语大词典:九老会
汉.刘向《列女传》卷二《仁智传.卫灵夫人》:“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知此为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君子不以冥冥堕行,伯玉贤大夫,必不以闇昧废礼。故知之。’公
同“涣然冰释”。南朝 梁何炯《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钻仰渊秘,涣尔冰开。”见“涣然冰释”。南朝梁·何炯《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钻仰渊秘,~。”【词语涣尔冰开】 成语:涣尔冰开汉语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
《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尧时隐士许由,以鹪鹩巢林不过一枝比喻自己栖身所需极其简单。后因用以比喻栖
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