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太公钓鱼

太公钓鱼

指吕尚钓鱼渭水(今陕西中部),受到周西伯访问,任命统帅军队,建立周朝开国功勋。后以此典比喻贤人隐士待时立功,或等待君王邀请出山共取天下。太公望吕尚,是东海(东方海滨海地,约今江苏、山东沿海一带)人。先祖曾经做过掌管四方部落之长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功。虞舜、夏禹时其子孙被封在吕(今河南南阳市西),有的被封在申(今河南南阳市)。本姓姜,用其封邑作姓氏,故名吕尚,亦名姜尚。吕尚曾经很贫穷困苦,年老了,利用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周西伯去打猎,在渭水北边遇到太公,两人交谈,大为高兴。周西伯说:“自从我先代君主太公说‘一定有圣人到周国来,周国将靠着他兴盛’。您就是这个人吧?我太公想望您很久啦。”所以称他为“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周西伯和他坐车一同回去,任命他做统帅军队的长官。此典又作“屠钓”、“钓叟值周王”、“钓国”、“磻溪入钓”、“钓周”、“钓渭滨”、“钓渭”、“经纶钓”、“吕公荣达”、“渭滨叟”、“吕钓”、“钓屠”、“渭水封侯”、“钓文钩”、“渭钓”、“太公一钓”。

【出典】:

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1477、1478页:“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掌管四方部落之首领),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宗族旁出之支派)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yì益,后代子孙)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gān甘,通“干”,求取)周西伯。”“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山南面或水北面叫阳),与语大说(yuè阅,通“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统帅军队长官)。”

【例句】: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 北周·庾信《忝在司水看治渭桥》:“星精逢汉帝,钓叟值周王。” 唐·骆宾王《钓矶应诘文》:“将以钓川邪?将以钓国耶?然后知古之善钓者,其惟太公乎?” 唐·王勃《三月曲水宴》:“傅岩来筑处,磻溪入钓前。” 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兔何足言。” 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朝歌屠叟辞刺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唐·韩愈《叉鱼》:“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 唐·元稹《哭吕衡州》之二:“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唐·温庭筠《渭上题》之一:“吕公荣达子陵归,万古烟波绕钓矶。” 唐·王贞白《题严光钓台》:“应嫌渭滨叟,匡国只论兵。” 宋·陆游《杂感十首》之一:“吕钓渭水滨,说筑傅岩野。” 宋·陈师道《石氏画苑》:“吕翁落寞起钓屠,南山四老东宫须。” 明·冯帷敏《粉蝶儿·五岳游囊杂咏》:“也不羡严陵贵友,也不羡渭水封侯。” 明·袁宏道《陶石篑书至》:“自无求相意,焉用钓文钩。” 清·顾炎武《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相期非早暮,渭钓与莘耕。” 清·孔尚任《桃花扇》:“金鳌上钩,好似太公一钓,享国千秋。”


猜你喜欢

  • 纵死犹闻侠骨香

    即使死后剩下一堆白骨,也带着侠气而发出香味。 表示死得有价值。语出晋.张华《游侠曲》:“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唐.王维《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 白马如练

    源见“吴练”。咏吴地风光。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拥狼望于黄图,填卢山于赤县。青袍如草,白马如练。”

  • 寒泉之叹

    参见:寒泉之思

  • 欢门

    北宋汴京酒店门口的彩楼,用五彩装饰,称“欢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词语欢门】   汉语大词典:欢门

  • 丘锦小才

    源见“残锦”。谦称自己文才不高。唐黄滔《谢试官》:“而滔 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祢鹗,大惧温犀。”

  • 幽人

    避世隐居的人。汉代班固《幽通赋》:“梦登山而回眺兮,觌幽人之仿佛。”唐代韦应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诗:“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词语幽人】   汉语大词典:幽人

  • 横胸十万兵

    源见“胸有甲兵”。指胸有克敌致胜的韬略。清周斌《题大觉风雨闭门斋诗稿和屯艮原韵》之二:“偶思动足三千里,便有横胸十万兵。”

  • 秦王鞭山

    同“秦王鞭石”。清袁枚《到西海门看落日山中藏山颇似天台琼台》诗:“娲皇炼石石无用,秦王鞭山山太重。”

  • 长卿消渴

    同“相如病渴”。唐杜甫《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诗:“长卿消渴再,公幹沉绵屡。”

  • 云布雨施

    比喻遍布。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缘陵流泽,云布雨施。”北周 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见“云行雨施”。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上则~,下则山藏海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