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一腔怒气从心里进发,一股恶气壮着胆子产生。 形容人怒不可遏。语出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强人不管他说,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左手捽住张协头梢,右手扯住一把光霍霍冷搜搜鼠尾样刀。”《水浒全传》三一回:“武行者看了,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便想到这是山间林下出家人,却做这等勾当!”《今古奇观.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颜俊此时,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一把掌将小乙打在一边。”何正秋《警惕身边的“灰色暴力”》(《长江日报》1992年9月14日):“某道德败坏的男青年,一惯以谈朋友为名,玩弄多名女青年。有位受害姑娘的父亲是位中医,见女儿受害且难报怨仇,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暗施‘虎狼药’,让那个‘坏家伙’从此丧失了性功能。后来事情败露,姑娘的父亲以伤害罪被判徒刑。”也单引 ① 〔怒从心上起〕。《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太尉不听说,万事俱休,听得说了,怒从心上起,道:………”


其他 形容愤怒之极,胆子就会大起来,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出来。《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却不叵耐这黄巢欺负咱每太甚!’”△贬义。多用于表示人在极度气愤时会丧失理智地蛮干。也作“怒从心起”、“怒从心生”、“怒从心上起”。


【词语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成语: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汉语词典: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猜你喜欢

  • 听汉履

    同“听履”。宋周必大《次朱叔止轸诗年字韵一篇兼简汪楼二尚书》:“西笑君先听汉履,上供我未拍洪肩。”

  • 百二

    同“百二山河”。《周书.贺兰祥传》:“固则神皋西岳,险则百二犹在。”【词语百二】   汉语大词典:百二

  • 泣新亭

    同“泣下新亭”。宋陆游《夜泊水村》诗:“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 夜失身

    《史记.司马相如传》:“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必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

  • 名者实之宾

    名是实的宾位。 表示名应由实决定。实为主,名为宾。有实才能有名。语出《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成玄英疏:“实以生名,名从实起,实则是内是主,名便是外是宾。”清.章学诚《文史通义.鍼名》:“

  • 衒鬻

    同“衒玉自售”。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名臣》:“祥符中,王沂公奉使契丹,馆伴耶律祥颇肆谈辨,深自衒鬻,且矜新赐铁券。”【词语衒鬻】   汉语大词典:衒鬻

  • 鸣岐凤

    源见“岐山鸣凤”。鸣于岐山的凤凰。指兆示国运兴隆的祥瑞之物。唐玄宗《幸凤泉汤》诗:“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词语鸣岐凤】   汉语大词典:鸣岐凤

  • 侩牛

    源见“墙东”。谓从中撮合牛的买卖。指隐居生活。宋陆游《秋稼渐登识喜》诗:“老翁自笑无它事,欲隐墙东学侩牛。”【词语侩牛】   汉语大词典:侩牛

  • 呈身御史

    《旧唐书.韦澳传》:“(澳登第后十年不仕。)伯兄温,与御史中丞高元裕友善。温请用澳为御史,谓澳曰:‘高二十九(即高元裕,唐时多以行第称人)持宪纲(掌大权),欲与汝相面(相见),汝必得御史。’……澳曰:

  • 视死若归

    见“视死如归”。《淮南子·兵略训》:“故战日有期,~。”【词语视死若归】  成语:视死若归汉语大词典:视死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