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惜誓

惜誓

楚辞.惜誓》题解汉王逸注:“《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惜者,哀也;誓者,信也,约也。言哀惜怀王与己信约而复背之也。古者君臣将共为治,必以信誓相约,然后言乃从而身以亲也。盖刺怀王有始而无终也。”后因以“惜誓”代指遭谗见忌的怨愤之作。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康有为《去国吟》:“或劝蹈海未忍去,且歌《惜誓》留人间。”


【词语惜誓】   汉语词典:惜誓

猜你喜欢

  • 管宁栖辽海

    《三国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

  • 风尘休障

    源见“庾公尘”。表示对权贵熏人气焰的鄙视。清赵俞《王导》诗:“臣族早知三窟就,风尘休障庾元规。”

  • 司马牛之叹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司马牛名耕,字子牛,春秋时宋国人

  • 滔滔者天下皆是

    滔滔:水势盛大的样子。 洪水弥漫,到处都是。 比喻社会到处纷乱。或不良风气普遍存在。语出《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明.李贽《焚书.复邓石阳》:“然而世间惟下下人最多,所谓滔

  • 上梁不正

    亦作“上梁不正下梁歪”。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势必也跟着学坏。元代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月馆风亭,则为这虔婆上梁不正。这些时消疏了燕燕莺莺。”《缀白裘.铁冠图.夜乐》:“不要怪他们,这叫做上

  • 瑜瑕

    源见“瑕不掩瑜”。喻优劣好坏。南朝 梁江淹《效阮公诗》:“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词语瑜瑕】   汉语大词典:瑜瑕

  • 彩衣娱亲

    源见“老莱娱亲”。谓孝养父母。三国 魏曹植《灵芝篇》:“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典源】 《初学记》卷十七引 《孝子传》 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彩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艺文类聚

  • 池凤

    源见“凤凰池”。称宰相。唐白居易《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此借指令狐相公。【词语池凤】   汉语大词典:池凤

  • 系足红丝

    源见“月下老人”。指婚配缘分。清李渔《蜃中楼.姻阻》:“只恁般轻便,把个系足红丝当纸鸢,一任你收来放去,适目寓心,全不怕坠井沉渊!”

  • 昼锦荣

    同“昼锦荣归”。唐刘禹锡《赠致仕滕庶子先辈》诗:“朝服归来昼锦荣,登科记上更无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