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黄河千年一清”。又《易纬乾凿度》卷下:“天之将降嘉瑞应,河水清三日。”后因以“河清三日”为升平祥瑞的预兆。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吾圣主始生,此河清者三日。黄河清,圣人出,今果然矣。
《后汉书.孝灵帝纪》注引《续汉志》曰:“车班班,入河闲。河闲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河闲姹女工数钱”是指灵帝母永乐太后好聚金钱,积满堂室。《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下》载:“董皇后(灵帝母)使帝卖官
同“鲇鱼上竹竿”。金王若虚《答张仲杰书》:“老人家益贫而官益拙,鲇鱼上竿,可笑可悯。”见“鲇鱼上竹竿”。元·王若虚《答张仲杰书》:“老人家益贫而官益拙,~,可笑,可悯!”【词语鲇鱼上竿】 成语:鲇鱼
同“家鸡野雉”。宋苏轼《书王子敬帖》诗:“家鸡野鹜同登祖,春蚓秋蛇总入奁。”见“家鸡野雉”。宋·苏轼《跋庾征西帖》:“征西初不服逸少,有~之诮,后乃以为伯英再生。”【词语家鸡野鹜】 成语:家鸡野鹜汉
《艺文类聚》卷六〇引《华阳国志》“邓芝(蜀汉新野人,为大将军,性刚简廉洁,善恤士卒)征涪陵,见玄猨抱子在树上,引弩射之,中猨母。其子为拔箭,以木叶塞创。芝乃叹曰:‘吾违物之性,其将死矣!’投弩水中。”
同“彀中”。弽,同“韘”,射箭用具。明李东阳《奉诏育材赋》:“搜羽翼于网罗,挽英雄于彀弽。”【词语彀弽】 汉语大词典:彀弽
《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后因以“鸿都买第”泛指买官行贿。清
同“昆明灰”。清王鹏运《莺啼序.秋感》词:“最销凝,昆池劫墨,石麟泣,秋棱荒水。”
《诗经.大雅.棫樸》:“芃芃棫樸,薪之槱(音yǒu,聚积)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芃芃,形容茂密,音péng péng。这里引录的是《棫樸》首章。意思是说:茂密的白桵(ruí)和袍(bāo)木啊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亦乐乎,原意是说“这不是一桩乐事吗。”后常用以表达事情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诙谐语气。明.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