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
源见“二陆”。美称两文士兄弟。唐李益《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诗:“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源见“舜弦”。借指颂帝王仁政之歌。唐吴融《和严谏议萧山庙十韵》:“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
《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自此一倡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绝。”并列 和,应和。
同“越乡忧”。明张居正《柬李鹑野》诗:“已怆世虑婴,兼之越乡叹。非君慰寂寥,幽思何由见?”
源见“金篦刮目”。指高明的治眼医术。唐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诗:“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词语金篦术】 汉语大词典:金篦术
《涅槃经.如来性品》:“如目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刮其眼膜。”又《周书.张元传》载:张元祖父丧明三年,元昼夜祈佛,经七日,“其夜梦见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谓元曰:‘勿忧悲也,三日之
见〔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京家。”“蔡京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可十八、九许……”“又麻姑鸟爪,蔡京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已知京心中所念,
源见“荆棘铜驼”。借指亡国之恨。宋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词:“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