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矛盾

矛盾

源见“自相矛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唐刘知幾《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


“矛”,是古代的一种主要的兵器,首为铜或铁制的尖刺刀,安以木质长柄。“盾”,是抵挡刀、箭等的盾牌,是一种金属制成的武器。战士往往一手持盾,一手持矛或刀上战场。

古时,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卖矛和盾。他夸耀自己的 “矛”说:“无论怎样坚硬的东西,它都可以戳穿! ”他又夸耀自己的 “盾”说:“无论怎样锐利的兵器,都不能将它戳穿! ”此时,围观者中有一人问道: “用你这矛去戳你那盾,是能戳穿还是不能戳穿呢?”卖者被问得哑口无言,无话可答。后人便用 “矛盾”来表示言语行为互相抵触、互不相容的意思。

这个故事见于 《韩非子·难一》。


【词语矛盾】   汉语词典:矛盾

猜你喜欢

  • 苍鹅起

    同“苍鹅出地”。清顾炎武《雒阳》诗:“赤伏看犹在,苍鹅起莫惊。”

  • 谨言慎行

    《礼记.缁衣》:“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后以“谨言慎行”谓言行谨慎小心。《宋史.李穆传》:“质厚忠恪,谨言慎行,所为纯至,无有矫饰。”并列 说话小心认真,行为谨慎检点。

  • 风牛

    源见“风马牛不相及”。因雌雄相诱而走失的牛。亦喻毫不相干的事物。南朝 陈徐陵《与杨仆射书》:“方今越裳藐藐,驯雉北飞;肃眘茫茫,风牛南偃。”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倘论践土食毛之谊,于北朝原等风牛。

  • 巫娥

    同“巫山神女”。唐杜牧《柳》诗:“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亦泛指美女。元无名氏《货郎旦》一折:“劝不醒痴迷楚子,直要娶薄幸巫娥。”【词语巫娥】   汉语大词典:巫娥

  • 南阳气

    同“南阳佳气”。唐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宋曾巩《英宗皇帝挽词》之一:“已应南阳气,犹迟代邸来。”【词语南阳气】   汉语大词典:南阳气

  • 登坛拜将

    参见“韩信登坛”。见“登台拜将”。【词语登坛拜将】  成语:登坛拜将汉语大词典:登坛拜将

  • 辞金

    源见“四知金”。谓为官廉洁自律,不受非义之赠。元马臻《述怀五十韵》:“献璞悲和泣,辞金忆震贤。”

  • 一言半辞

    指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急救赵国,带领门客要与秦军拚死一战,他辞别素来敬重的隐士侯嬴时,侯嬴见人多,竟没有一言半语有用的话。后以此典比喻一句或半句有用的言辞。信陵君(?——前243年),即魏无忌。魏安厘王的

  • 隔雾看花

    指景象朦朦胧胧,不甚清楚。王国维《人间词话》:“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见“雾里看花”。【

  • 陈平六奇

    《史记.陈丞相世家》:“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陈涉起事,平先事涉所立魏王魏咎,后又往归项羽,不久,又逃至修武投奔刘邦。“高帝南过曲逆,……乃诏御史,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指尽以曲逆五千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