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指人知道满足,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到侮辱;能够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因过度贪求而遭遇危险。后因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为知足不受辱,知度不遭险之典故。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后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并列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致危险。语出《老子》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吾闻‘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褒义。用于劝诫为人方面。也作“知止不殆”、“知止不辱”、“知止不辱,知足不殆”、“知足不殆”、“知足不辱”、“知足知止”。


【词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成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猜你喜欢

  • 桂科

    源见“郤诜丹桂”。谓科举及第。唐李商隐《为东川崔从事福谢辟并聘钱启》:“仰观莲幕,俯度桂科。卵翼不自他门,顶踵实非己物。”【词语桂科】   汉语大词典:桂科

  • 冠凌烟

    源见“凌烟阁”。谓建立功勋,名垂史册。宋张元幹《挽少师相国李公》诗之三:“如公真徇国,绘像冠凌烟。”

  • 子牟怀魏阙

    同“子牟恋魏阙”。谓心恋朝廷。唐崔湜《襄城即事》诗:“子牟怀魏阙,元凯滞襄城。”

  • 出人头地

    源见“放他头地出”。谓才能、成就高人一等。明陆采《怀香记.飞报捷音》:“书生俊杰真天纵,出人头地建奇功。”述宾 形容超出别人或高人一等。语本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柳

  • 卖卜成都

    同“成都卖卜”。唐郑世翼《过严君平古井》诗:“卖卜成都市,流名大汉中。”

  • 鱼目混珠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后因以“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玉娇梨》十二回:“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鉴。”主谓 鱼眼睛混杂在珍珠里。比喻以假充真。语本《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

  • 陈遵尺牍

    《汉书.陈遵传》:“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西汉陈遵极有德行,颇受时人尊敬。他善于写尺牍,凡得到他书札的人,都珍藏起来,并引以为荣。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

  • 作恶

    源见“东山丝竹”。谓悒郁不快。宋陆游《梅花绝句》之十:“渐老情怀多作恶,不堪还作梅花诗。”元 赵孟?《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诗之二二:“小儿渐长大,终岁荷锄䦆;目不识一字,每年心作恶。”【词语作恶

  • 东门瓜

    同“东陵瓜”。唐杜甫《喜晴》诗:“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 周公得禾

    《尚书.周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畝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宣扬)天子之命,作《嘉禾》。”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到一种奇异的禾,两株禾生在不同的田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