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娥
唐.魏征等《隋书.后妃列传.炀帝萧皇后》:“炀帝萧皇后,梁明帝岿之女也。……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高祖大善之,帝甚宠敬焉。……及宇文氏之乱,随军至聊城。化及败,没于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于涪州,建德不敢留,遂入于虏廷。大唐贞观四年,破灭突厥,乃以礼致之,归于京师。”萧娥,指隋炀帝萧皇后。后世因以此典故咏隋炀帝萧皇后没入虏廷事。元.卢挚〔双调.蟾宫曲〕《萧娥》:“晋王宫深锁娇娥,一曲离笳,百二山河。”隋炀帝未登基时为晋王,“一曲离笳,百二山河”指隋亡,萧后没入虏廷。
唐.魏征等《隋书.后妃列传.炀帝萧皇后》:“炀帝萧皇后,梁明帝岿之女也。……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高祖大善之,帝甚宠敬焉。……及宇文氏之乱,随军至聊城。化及败,没于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于涪州,建德不敢留,遂入于虏廷。大唐贞观四年,破灭突厥,乃以礼致之,归于京师。”萧娥,指隋炀帝萧皇后。后世因以此典故咏隋炀帝萧皇后没入虏廷事。元.卢挚〔双调.蟾宫曲〕《萧娥》:“晋王宫深锁娇娥,一曲离笳,百二山河。”隋炀帝未登基时为晋王,“一曲离笳,百二山河”指隋亡,萧后没入虏廷。
源见“郤诜丹桂”。借指科第、功名。唐孟浩然《送洗然弟进士举》诗:“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源见“月桂”。指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词语桂枝】 汉语大词典:桂枝
同“含沙射影”。宋黄庭坚《演雅》诗:“天蝼伏隙录人语,射工含沙须影过。”清尤侗《周栎园司农席上赋赠》诗:“盛名所集谤亦起,射工含沙应龙囚。”
同“巢由洗耳”。《后汉书.严光传》:“〔帝〕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源见“韦弦”。韦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以自警。谓以有余补不足。唐卢纶《送丹阳赵少府》诗:“佩韦宗懒慢,偷橘爱芳香。”【词语佩韦】 汉语大词典:佩韦
源见“麒麟儿”。谓生得佳子。明高启《戏婴图》诗:“麟送徐卿宅,兰生谢傅堂。”
形容拥有很多书籍。又作“左右图史”。见唐杨绾(wǎn晚)的事迹。杨绾(?-777年),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进士出身。安史之乱后,肃宗于灵武即位,绾从长安往奔,拜起居舍人、知制诰。累迁中书
《后汉书.祭遵传》:“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李贤注:“雅歌谓歌《雅诗》也。《礼记.投壶》经曰:‘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矢
源见“荆棘铜驼”。借指对山河残破的哀伤。清 黄鷟来《秋日湖村即事有感》诗之一:“三秋风雨铜驼泪,百战山川铁马尘。”
《文选》卷十晋.潘安仁(岳)《西征赋》:“夭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瘗之。亭有千秋之号,子无七旬之期。虽勉励于延吴,实潜恸乎余慈。”晋代文人潘安仁(岳)在《西征赋》中曾描写了其子不足七旬而夭亡、葬于路侧的
同“并行不悖”。巴金《家》九:“但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并列 共同存在而互不冲突。巴金《家》9:“但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呢?”【词语并存不悖】 成语:并存不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