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下蔡新城

下蔡新城

即下蔡戍新城。南齐建,在今安徽凤台县南淮河东岸。《南齐书·垣崇祖传》:建元三年(481),“崇祖虑虏复寇淮北,启徙下蔡戍于淮东。其冬,虏果欲攻下蔡,既闻内徙,乃扬声平除故城。众疑虏当于故城立戍,崇祖曰:‘下蔡去镇咫尺,虏岂敢置戍;实欲除此故城。政恐奔走杀之不尽耳。’虏军果夷掘下蔡城,崇祖自率众渡淮与战,大破之”。


见“下蔡县”。


猜你喜欢

  • 洪洋山

    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6开州: 洪洋山 “山秀丽而隆峻。《志》 云: 澶渊旧在其下。今山南有浮翠桥,即澶水所经也”。

  • 弥勒湾

    即今云南丘北县东南天星乡。《清一统志·广西州》: 弥勒湾 “在弥勒县境。自临安府阿迷州陇希寨东流六十里至弥勒湾”。

  • 玉岘山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寰宇记》卷98临海县:玉岘山“在县东一百九里。《临海记》云:黄石山泄水九层,沿崖注落如白练。东南有钟乳穴,多水,有伏翼如鹅大。其山本名黄石,唐天宝六载敕改为玉岘山”。

  • 止水亭

    南宋江万里建,在今江西波阳县北芝山后。《宋史·江万里传》:江万里罢相后,“闻襄樊失守,凿池芝山后圃,扁其亭曰‘止水’”。及元兵克饶州,万里赴池死。

  • 洛口

    ①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十里,淮河南岸洛河镇。古为洛河入淮之口。《水经·淮水注》: “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谓之洛口。” 《梁书·武帝纪》: 天监四年 (505) 二月,“遣卫尉卿杨公则率宿卫兵塞洛口”。即

  • 豪城

    俗名霸王城。即今安徽固镇县东四十八里濠城集。西汉为洨县治。《魏书·地形志中》: 谷阳郡连城县 “有豪城”。

  • 蔡家河市

    即今湖北浠水县东北蔡河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蕲水县: 蔡家河市 “在县东北六十里”。又同书卷73 《兵事》: 清同治三年 (1864),捻军 “自蔡家河遁安徽英山”。

  • 涪城县

    ①西晋改涪县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岸。《晋书· 孝怀帝纪》:永嘉五年 (311),“李雄攻陷涪城,梓潼太守谯登遇害”。即此。东晋移梓潼郡于此。南朝宋复为涪县。②南朝梁置,为始平郡治。

  • 威平洞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威平洞。《方舆纪要》 卷90淳安县: 威平洞在 “县西七十里,一名青溪洞,一名帮源洞。宋宣和二年,贼方腊据此作乱”。

  • 沙园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金乡卫。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二十里沙园村。清顺治中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南沙园。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