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开元路

开元路

金末蒲鲜万奴东夏(又作东真)国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附近。元太宗五年(1233)移治建州故城北石墩寨(即今黑龙江东宁县东南五里大古城)。七年(1235)移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辖境西起今辽宁开原、吉林四平及松花江流域,北抵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口,南及今朝鲜东北部地区,东至于海。大德(1297—1308)后,析黑龙江下游地区置水达达路,辖境缩小。至正二年(1342)又移治咸平府(今辽宁开原市北老城镇)。明初废。


蒙古太宗置,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辖境西起今黑龙江省嫩江以西,北抵黑龙江口,南至今朝鲜东北部,东濒日本海。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稍前于黑龙江下游地区析置水达达路,辖境缩小。至正二年(1342年)移治咸平府(今辽宁开原市北)。属辽阳行省。明初废。


猜你喜欢

  • 达德力城

    在今新疆于田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有宁弥故城, 一曰达德力城,曰汗弥国,曰拘弥城。”

  • 化成县

    ①唐先天元年(712)改化隆县置,为廓州治。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天宝元年(742)改为广威县。后陷于吐蕃。②金皇统三年(1143)改来苏县置,属复州。治所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

  • 钓台 (臺) 山

    ①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方舆纪要》 卷105崖州 “南山” 条: “又南十里曰钓台山,中有试剑峰。又有岩曰大洞天岩,前瞰大海,后环曲港,峭壁在南,小洞附北。岩之西北,复有一岩曰小洞天,岩外临海

  • 唐古忒

    即 “土伯特” 的异译。指西藏及其附近地区。即“唐古特”。

  • 仙岩山

    ①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仙岩镇北。《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仙岩山“在县东四十里,当大罗山之阳。山巅有黄帝池,广五百余亩。水分八派,注为溪潭,高下相属,道书以为第二十六福地”。②在今广西武宣县南。《舆地纪

  • 嘤游 (遊) 山

    亦作鹰游山或莺游山。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海中东西连岛。《寰宇记》 卷22海州东海县: “嘤游山在县东北一百三里海中。去崖二十里,高二里。其山周回浮海中,群鸟翔集,嘤嘤然自相喧聒。”

  • 陈县

    春秋楚灭陈国置。秦为陈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淮阳县。秦末陈涉称王都此。西汉为淮阳国治。东汉为陈国治。西晋属梁国。北魏省入项县。古县名。本西周陈国。战国楚灭之置县,治今河南省淮阳县。汉以后,历为淮阳国、陈国

  • 白掸县

    亦作白禅县。东魏置,属临涣郡。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集。北齐属谯郡。隋大业初废。

  • 黑龙潭镇

    亦名青龙潭、青龙镇寨。即今河南郾城县东北二十四里黑龙潭乡。民国 《郾城县记》 图: 东北有黑龙潭镇。在四川省仁寿县中部偏西。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黑龙潭,人口2900。以黑龙潭水

  • 文山县

    ①即汶山县。治所即今四川茂县。《元史·地理志》 作“文山”。②清雍正八年(1730)置,为开化府治。治所即今云南文山县。《清史稿·地理志》:“东文山,县以此得名。”1913年改开化县,1914年复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