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玉华山

玉华山

①在今江西崇仁县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崇仁县:玉华山“在县南十五里”。《清一统志·抚州府一》:玉华山“上有玉华仙坛”。

②在今江西宜黄县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宜黄县:玉华山“在县南十五里。亦曰石麓山。三面壁立,惟南一径可通。上有田可二顷,又有泉,昔人常立寨于此”。

③在今陕西铜川市西北玉华村附近。唐于此筑玉华宫。宋张岷有《游玉华山记》。

④在今贵州瓮安县西十八里。清咸丰、同治年间,何得胜领导的起义军黄号军,以此为据点,发展壮大起义队伍,联合都匀、贵定等地苗族起义军,攻占瓮安、福泉、开阳、修文、龙里等县城,直逼贵阳。同治四年(1865)起义军失败。山上营垒被毁,关卡、战壕尚存。


(1)古称小庐山。在江西省新干县东北。海拔 1169 米。上有石池、马迹、石床、石鼓等遗迹。飞瀑四注,景色迷人。主峰南麓有黎山村。(2)在湖南省辰溪县北。主峰海拔 1024 米。山下有玉华洞,分正洞、左洞和右洞,洞洞相通。洞内石钟乳、石笋等千姿百态,蔚为奇观。洞口建有庙宇。为游览胜地。(3)在贵州省瓮安县南。主峰海拔 1166 米,挺拔峥嵘,三面绝壁。明于山顶建玉华寺,遗址尚存。主峰周围高山连绵,层峦叠嶂。为古代军事要地。清咸丰、同治年间,何德胜农民军以此作根据地抗击清军十三年。


猜你喜欢

  • 竹箐山

    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2洪雅县:竹箐山“上多竹,蒙茸茂密。昔人以甃梯磴,盘折而上。宋尝置关于其巅,设巡检司,后废。嘉靖中复设竹箐山巡司”。

  • 株萍铁路

    由今湖南株洲市至江西萍乡市。全长83公里。为萍乡煤矿运煤而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动工,因受义和团影响,曾停工10月。二十九年 (1903) 修通萍乡至醴陵段。三十一年 (1905)全线竣工。

  • 普洱道

    1914年由滇南道改置,属云南省。治思茅县 (今云南思茅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元江、墨江、江城、勐腊以西,沧源、双江、临沧、景东、新平以南地区。1929年废。1914年6月由滇南道改名,治思茅县(今云南

  • 永春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永春县为直隶州,属福建省。治所在永春县(今福建永春县)。辖境相当今福建永春、德化、大田等县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永春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县为直隶州,割泉州

  • 干江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澬水的支流。《方舆纪要》卷80宁乡县:干江“江有三峰,秀耸山下,二江一流入县界,一流入湘乡县界。春秋水皆归宁而江溢,冬夏则水归湘而江干,故名”。

  • 福州卫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为左卫、右卫、中卫的合称。清康熙五年 (1666) 废。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属福建都司。清康熙五年(16

  • 代北云朔招讨司

    辽初置,治所在柔服县(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白塔村古城)。后改置云内州。

  • 北泉

    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北。《清一统志·汝宁府一》:北泉“在确山县西北十里乐、秀二山之间。泉水涌作莲花状。宋曹庠、魏著、侯冲、贺填尝隐于此”。

  • 秀山镇

    北宋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八十里。以近秀山而名。(1)古镇名。宋置,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南。(2)今镇名。在云南省通海县中部偏东。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1万。以在秀

  • 游 (遊) 春亭

    又名西溪亭。在今陕西华县西南。《清一统志·同州府》: 游春亭 “在华州 (今华县) 西南五里西溪上。一名西溪亭。唐杜甫诗: ‘郑县亭子涧之滨’,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