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范公堤

范公堤

即捍海堰。北宋天圣间范仲淹监西溪盐仓场时筑,在今江苏省中部,大致北起大丰县西串场河,经东台市南至通州市 (金沙镇) 东南余西乡。后人称为 “范公堤”。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阜宁县,南抵今启东市之吕四,长五百八十二里。《舆地纪胜》 卷41 引 《五朝言行录》: “通、泰、海州皆滨海,旧日潮水皆至城下,土田斥卤,不可稼穑。范文正公监西溪仓,建白于朝,请筑捍海堤于三州之境,长数百里,以卫民田。朝廷从之。以文正为兴化令专掌役事,发通、泰、楚、海四州民夫治之。既成,民至今飨其利。兴化之民往往以范为姓。” 《方舆纪要》 卷23通州: 范公堤,“ 《志》 云,堤起自海门吕四场,迄于盐城之徐渎,绕三十盐场之西,去海远者百里,近者数十里。堤之外俱灶户煎盐之地,淡水出则盐课消,故堤以护之。堤以内俱系民户耕种之田,潮水入则田租损,故堤以防之。中间有泄水入海之路,白驹闸口及牛湾河、瓦龙冈,是也”。堤堰以东早已成为农田,阜宁至于东台一段已成为公路。


北宋天圣中,泰州知州张纶听从西溪(今江苏东台市)盐官范仲淹建议,重修捍海堰,滨海泻卤皆成良田,后人称为“范公堤”。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省阜宁县,历建湖、盐城、大丰、东台、海安、如东、通州等县市,抵启东市之吕四,长五百八十二里。明、清两代堤外虽陆续涨出平陆百余里,此堤仍具有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的防御功用。近数十年堤东已垦为农田,遂将自阜宁县至东台市南一段堤身筑成公路。


猜你喜欢

  • 软化府

    唐南诏异牟寻时置,属永昌节度。治所在腾充城 (今云南腾冲县西郊西山坝)。宋大理改腾充府。

  • 靖江王陵

    在今广西桂林市东郊尧山西南麓。为明靖江十一个藩王及王妃、将军等墓地,南北长二十余里,东西宽三四里,共三百多座,占地一百多平方米。王墓及王妃墓均修有内外墙,前有石人、石兽,雕工精细。

  • 感义军

    唐方镇名。光启二年 (886) 置,治所在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领兴、凤二州。文德元年 (888) 增领利州。乾宁四年 (897) 改名昭武军。唐方镇名。光启二年(886年)升兴、凤二州防御使

  • 茂林镇

    即今吉林双辽县西北茂林镇。民国 《东北年鉴》: 四洮铁路谈家堡站下一站为茂林站。(1)在吉林省双辽市西北部。面积304平方千米。人口4.18万。镇人民政府驻茂林,人口 6710。1949年为茂林区,1

  • 苏州驿

    ①明洪武四年(1371)置,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清雍正八年(1730)改置苏州巡司。②明置,属宁番卫。在今四川冕宁县。《方舆纪要》卷74番卫军民指挥使司:苏州驿在“卫治东”。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

  • 左右两江道宣慰司

    元初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邕州路(今广西南宁市)。辖境相当今广西西部地区。贞元元年(1295)与广西道宣慰司合并改名广西两江道宣慰司。

  • 渐泽

    在今河南尉氏县南。《穆天子传》 卷5: “天子饮于洧上……钓于渐台。” 《清一统志 · 开封府一》: 渐泽 “在洧川县北二十里。广四里。……今名指泽陂”。

  • 如浑水

    桑干河支流。即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之御河。《水经·㶟水注》:如浑水“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余里,东流径故城南北, ……屈径平城县故城南,……又东南流注于㶟水”。古水名。即今内蒙古

  • 郑集

    即今江苏铜山县西北郑集镇。清时有把总驻此。

  • 那口城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水经·沔水注》:权水“出章山,东南流经权城北, ……东南有那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