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郎

中郎

官名。①秦、西汉高级郎官之一,秩比六百石,位高于侍郎、郎中。给事禁中,宿卫宫禁,出充车骑,常侍皇帝左右,拾遗补缺,参议政事,在郎官中与皇帝最亲近。武帝以后由议郎专职议论,拾遗补缺,中郎仍职宿卫近侍,亦常给事于中朝、外朝各种机构。隶郎中令 (光禄勋),由五官、左、右中郎将分别统率 (一说专属五官中郎将)。无员额,多至千人。东汉分属五官、左、右中郎将三署,名义上仍职宿卫,实际上成为后备官员,无固定职掌,或给事于诸中央机构。又置虎贲中郎,宿卫宫殿,侍从左右,属虎贲中郎将。三国两晋或罢三署,仍置中郎作为储备人材的一种途径。魏、晋八品。参见“郎官”。② 中郎将”的简称。③“从事中郎”的简称。④宋朝三卫府及其所属之亲卫、勋卫、翊卫府置,位次郎,为武职侍从官。详见各条。


官名,秦汉皆置,属郎中令(光禄勋),掌守卫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千石。”《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五官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五官中郎,比六百石……凡郎官皆主更直(值)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左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左署郎。中郎比六百石……右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右署郎。中郎比六百石……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虎贲宿卫……掌宿卫侍从。自节从虎贲久者转迁,才能差高至中郎。”

猜你喜欢

  • 杂号护军

    指魏、晋、南朝所置各种名号护军,如“振威护军”,“安远护军”、“镇蛮护军”、“抚夷护军”等。统兵,职掌同将军,而位低于同号将军。

  • 左右卫

    唐代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隋有左右卫府,炀帝时改为左右翊卫,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称左右卫府,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省“府”字。有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掌宫禁宿

  • 锐士

    战国时秦国经过训练的步兵之称。“锐”取其勇猛之意。

  • 步军统领衙门监

    监狱名。清置,专司监禁京师地区满人和八旗军人罪犯。由步军统领衙门司务厅管理,监狱分设在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一所,依次监禁镶白旗人、镶红旗人、正蓝旗人、镶蓝旗人、镶黄旗

  • 流内铨

    官署名。唐朝置,为吏部三铨之一,掌流内官铨选之事。五代沿置,或以他官主判。宋初沿置,掌文臣自初仕至幕职州县官之铨选注拟及对换差遣、磨勘功过等事。设判流内铨事二人,以御史知杂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

  • 咸安宫官学

    官学名。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设于西华门内咸安宫,属内务府。专门培养上三旗及满洲八旗官学生。设管理事务大臣、协理事务大臣各一人,总裁满二人、汉四人,总管七人(由内务府司员兼任),满汉文及翻译教习

  • 水衡令

    官名。南朝宋孝武帝初置,以代都水使者之职,旋复故。官名,西汉置。西汉时水衡属官有令、长、丞、尉二十余人,分掌上林苑中宫、馆、台、市、禽兽等事。令、长负责本单位全面,丞为令佐,或独掌一面,尉掌治安保卫。

  • 司仗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司射下大夫属官,下设司仗中士,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凭科

    官署名。清朝吏部文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掌理开写赴任文凭之事。设有经承等吏员办事。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理道府以下各官赴任文凭,颁发土司号纸。设经承以办理事务。

  • 上海通商交涉使公署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属外交部,以上海通商交涉使为主官。署内分厅、科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