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军事委员会所属的特务组织。国民党政府设置,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国民党秘密组织复兴社的特务处,由戴笠主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扩展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其特工人员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内,进行监视控制。军统局的编制不固定,可随意扩大和变换名称。抗日战争后期其主要编组如下:设局长、副局长各一人,均为中将级;其下设二室、八处:秘书室,设主任秘书,少将级,主持军统局日常事务。下设两科(后又扩大为两组,组下设科),分管译电和文书等业务。机要室,设秘书、译电员数人,由局长自己掌握,处理机要文件电报。第一处,掌管军事情报,设军事情报、军运、策反、国际情报、谍报参谋管理五科;第二处,掌管党政情报;设党政、侦防、航检、中共四科;第三处,掌理特务行动,设行动、警稽、司法等科;第四处,掌管通讯、机务、工务、考核四科;第五处,掌管司法,设审讯、管狱两科;第六处,掌管人事,设人事行政、考核、编制三科及卡片室;第七处,掌管经理,设统计、审计、预算、财务四科及出纳股;第八处,掌管总务,设庶务、管理、交通三科。处设处长,为少将级;科设科长为上校级;科员为中校以下军官或佐属。此外陆续增设的有训练处,掌管数十个特务训练班的训练;警务处,控制与军统有关的警察部门及各地稽察处。抗战胜利时又设布置处,掌管对日军占领区的特务联系、布置工作。军事委员会撤销以后,军统局公开性的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第二厅,其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

猜你喜欢

  • 光禄大夫给事中

    官名,汉武帝改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掌议论。给事中为加官,加此官号者可出入禁中,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汉书·萧望之传》:“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

  • 招讨使司

    见“招讨司”。官署名。辽置,掌招讨事。其官有知招讨事、有监军。见《辽使·百官志二·北面边防官·西北路招讨使司》。

  • 长秋寺卿

    官名。北齐与元设置,为长秋寺的主官,见“长秋寺”。

  • 资善堂翊善

    见“资善堂”。官名。宋置,见“资善堂”。

  • 稽智

    官名。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中、左、右、前、后五军断事司分置,每司设一人,正七品,分理军中刑狱。建文(1399—1402)中革。参见“五军断事司”。

  • 五爵

    即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尚书·武成》:“列爵惟五,分土为三。”注:“爵五等:公侯伯子男。”

  • 西台侍郎

    官名。即中书侍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 (670)复名中书侍郎。

  • 典翼牢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翼王府典官之一,掌监狱。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

  • 铁作司匠

    官名。清朝内务府营造司之属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催总”设,用八品衔。掌理铁作之造铁器及管理匠役之事,并兼掌漆作。

  • 细铠主

    宿卫武官名。南朝宋置。《宋书·恩倖·阮佃夫传》:“又告主衣吴兴寿寂之、细铠主南彭城姜产之,产之又语所领细铠将临淮王敬则。”武官名。见“朱衣直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