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授予官员差遣的方式之一。即“拟差”,见该条。
官名。唐德宗兴元元年(784)置,一员,从二品,以授节帅罢任者,无职事。
宋朝士名。徽宗政和八年(1118)置,以赐在学选人,从八品。
官名。又称“总宪”。明清都察院之主官。掌院事。明洪武十六年(1383)设,左、右各一人,秩正三品。十七年升秩正二品。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设右都御史一人。清顺治元年(1644)改承政设,一人。
官署名。南朝梁置南、北署,各有令、丞。北齐卫尉寺置,掌甲兵及吉凶仪仗,有令; 又别有修故局丞,掌领匠修故甲等事。隋朝沿置,有令二员、丞二员。唐朝卫尉寺置,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东都亦置,掌藏兵械,
官署名。见“翰林兼国史院”。
即“江南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清朝内务府掌仪司之职官。额设八人,佐郎中掌司事。
“候”或“军中候”的统称。负责侦察敌情的军吏。《战国策·齐一》: “候者言章子以齐入秦,威王不应。”鲍彪注: “候者,齐之侦者。”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掌铨查六宫。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