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直讲
见“直讲”。
见“直讲”。
散官名号。明洪武四年 (1371) 置,以授正六品内官。
官名,汉置,凡指郡国文学掾、史,也简称郡国文学,为郡国佐吏,掌郡国学校、教授诸生和礼仪教育等事,没有固定人数,俸百石,位在诸曹掾史前。掾为正,史为副,掾在史前。《后汉书·孝灵帝纪》:“试太学生年六十以
官名,汉置,属羽林右监,掌送从。见《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参看“羽林士”条。
清代内阁内部机构。又称红本房,设于大内。掌呈递本章及题本批红。
官名,西汉置,为西域都护之副,协助都护掌护西域诸国。《汉书·陈汤传》:“(陈汤)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都护延寿、副校尉汤……斩郅支之首。”
官名。将军名号。三国魏置。晋、南朝宋省、置无常。宋八品。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拟略远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改拟骁雄将军等号。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
官名。元置,秩正三品,员额二人,为太常礼仪院的副长官。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侯的属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军帅。参见“典厨”。
即“精奇尼哈番”。
① 宋朝枢密院之别称。② 清朝军机处之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