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中大夫

太中大夫

官名。亦作“大中大夫”。秦、西汉初位居诸大夫之首,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以后次于光禄大夫,秩比千石,无员额。侍从皇帝左右,掌顾问应对,参谋议政,奉诏出使,多以宠臣贵戚充任。名义上隶属郎中令(光禄勋)。东汉秩千石,后期权任渐轻。魏、晋、南朝宋七品,品秩虽不高,禄赐与卿相当。梁、陈及北朝品位与卿相近,多用以安置老疾退免的九卿等大臣,无职事。梁十一班,陈四品、千石;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下,二十三年改从三品,北齐从三品。北魏亦用作加官、兼官,或供朝廷临时差遣。北周为散官,七命。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为正四品上散官,太宗贞观十一年(637)改为从四品上。北宋初为从四品上文散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为新寄禄官,相当于旧寄禄官中的左、右谏议大夫。金、元、明作“大中大夫”,为文散官。


官名。秦始置,掌议论。汉因之,东汉置二十人,秩千石。魏沿置,无员限。晋视中丞,禄与卿同。梁、北魏、北齐皆置。隋、唐、宋、金,为从四品上文散官,元、明为从三品文散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大夫》、《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宋史·职官九·文散官》、《金史·百官一·文官九品》、《元史·百官七·文散官》、《明史·职官一·吏部》。

猜你喜欢

  • 户部交阯清吏司郎中

    官名。明永乐十八年(1420)置, 为户部交阯清吏司长官。一人, 正五品。宣德十年(1435)革。参见“户部交阯清吏司”。

  • 技正

    官名,民国各部多设此官,掌管技术事务,以有专门技术者担任。位在技监之下,而在技佐、技士之上,参看“技监”条。官名。清末于各部设艺师,辛亥革命后改称技正,掌技术事务,以有专门知识及特别技能者充任,为荐任

  • 提点岁赐所

    官署名。金朝属尚书省。掌岁赐、出入钱币之事。由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兼领。官署名。金置,其官由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兼任,掌提点岁赐出入钱币主事。见《金史·百官一·提点岁赐所》。

  • 昭玄寺大统

    官名。见“昭玄寺”。

  • 镇监

    官名。南朝梁、陈置,为朝廷派驻诸镇监察政务的官员。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流外三品蕴位。

  • 战略顾问委员会

    国民党政府总统府所属顾问性机构。依照国民党政府《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由总统特聘在军事上有“立功”、“立言”之“勋劳”者,以为总统处理有关战略及国防事项的顾问。员额十九至二十九人,并特任

  • 主客尚书

    官名。汉朝以尚书掌主客曹政务,十六国后秦、西秦及北魏定为官名,置为尚书省主客曹长官。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罢。官名,即主客曹尚书。东汉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和北主客曹,曹中政务由尚书掌管。主

  • 参谋总长

    官名。(1)为参谋部或参谋本部的长官。见“参谋本部”。(2)国民党政府国防部设置,见“国防部”。

  • 破阵将军

    官名。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刊正将军名号时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七班。陈沿置,定为拟九品,比秩四百石。

  • 学长

    宋朝学校职事名。真宗咸平三年(1000)东宫建学,设一员,副学长二员。仁宗至和元年(1054),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小学设二至四员,以学生担任,掌执行学规。哲宗时,太学设,掌依学生年龄序其位次。徽宗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