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河堤谒者

河堤谒者

官名。即“河堤谒者”。


官名。西汉置,掌治河,不常置。陕西西安汉城出土有“河堤谒者”官印。或称河堤使者。据《汉书·沟洫志》,咸帝时有河堤使者王延世,监筑堤治河。《后汉书·王景传》李贤注引《十三州志》则曰:“以校尉王延世代领河堤谒者,秩千石,或名其官为护都水使者。”即以谒者奉遣出使治河者。东汉有时亦置,以三府掾属为谒者领之。三国魏为都水使者属官,隶都水台,员五人,分部巡视天下河渠,七品。西晋初置一员,后恢复魏制。东晋省。南朝梁复置,员八人,初隶都水台,武帝天监七年(508)改隶太舟卿。陈因之。北魏仍隶都水使者,六品下,然充事而已,无实职。后省。隋初复置,员六十人,隶都水台,文帝开皇三年(583)都水台废,并入司农寺,十三年复分置。炀帝置为都水监河渠署属官。唐朝沿置,员六人,正八品下。(一说流外一品)掌堤堰修筑、沟渎疏通及渔捕之事。五代因之。

猜你喜欢

  • 司属令丞

    官名。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改宗室将军为司属,置令及丞,令正七品,丞正八品,分设于中都、上京、扎里瓜、合古西南、梅坚寨、蒲与、临潢、泰州、金山等处,管理在当地居住的宗室人户。

  • 内者丞

    官名。西汉属少府,为内者令副贰。东汉分左、右。官名,为内者令的佐官,助令掌宫中布帐诸亵物。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参看“内者令”条。

  • 儒学教谕

    学官名。明清两朝的县学都设教谕一官,掌教诲训迪所属学校学生。见《明史·职四·儒学》、《清史稿·职官三·儒学》。

  • 控鹤府

    唐武则天所设的近侍机构。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置,以控鹤监为长官,员额一人;丞佐之,员额二人;下设控鹤左右各二十人,以男宠张易之任控鹤监,易之与其弟昌宗分统左右控鹤,出入供奉。久视元年(公元700年

  • 部医

    官名。见“司狱司”。

  • 堂案

    唐朝宰相处理地方府州事务之公文,谓之堂案。

  • 宗子羽林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 “(宣武帝永平)四年(511)七月,诏改宗子羽林为宗士,其本秩付尚书计其资集,叙从七已下,从八已上官。”

  • 古代小官。《尚书·顾命》:“狄设黼扆缀衣。”传“狄,下士。”

  • 丹杨尹

    官名。东晋元帝太兴元年 (318)改丹杨内史置。为京城所在郡府长官。掌京城行政诸务并诏狱,一度掌少府职事,地位颇重要。亦称“京尹”。《晋书·温峤传》言其“辇毂喉舌,宜得文武兼能”。秩中二千石。南朝沿置

  • 州军府功曹督护

    官名。《隋书·百官志上》记梁代庶姓持节府有功曹督护,不登一班。其地位与参军督护相似,似为设于阁内以司伺察之职者。参见“参军督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