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剌合臣
即“忽鲁合真”(1490页)。
即“忽鲁合真”(1490页)。
1900—1965傈僳族音节文字的创造者。云南维西人。傈僳族。年轻时在家务农,并从事宗教活动,在当地群众中享有威信。24岁开始致力于创造、推广※傈僳族音节文字。共造字900多个,并编写《识字课本》在傈
金代苛捐杂税名目。《金史·食货志》:“官田曰租,私田曰税。租税之外,算其田园、屋舍、车马、牛、羊、树艺之数,及其藏镪多寡,征钱曰物力”。上自公卿大夫,下至民庶,皆征之,无苟免者。近臣出使外国,以其受有
党项羌部落名称。唐初,吐蕃兴起后,原居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的党项羌,受其威迫,在唐政府协助下向西北地区迁徙,迁居在陕北横山一带的党项羌部,因横山一称南山,故名。
(—1803) 清嘉庆间云南各族抗清斗争的首领。云南澜沧人,拉祜族。嘉庆(1796—1820)初,清统治者对云南各族此起彼伏的抗清斗争,采取“以堵为上”的方针,封锁澜沧江,截阻威远、镇沅和思茅离开家园
见“齐齐克妣吉”(869页)。
辽代史学家。字休坚。契丹族。六院部人。节度使耶律阿古只子。史载其性淡泊,有礼法,工文章。辽圣宗朝入仕,统和年间,为本部太保。开泰(1012—1021)中,渐迁塌母城节度使,以宜处霸州疑狱,获圣宗赏识,
?—1282元代云南大理第二代总管。亦称信苴日,或作段日、信苴实。白族。大理人。※段兴智弟(一作子)。宋理宗宝祐四年(元宪宗六年,1256),段兴智偕段福(信苴福)率爨僰军(亦作寸白军,以白族为主的大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于其地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云远府。建文四年(1402),改孟养府,以刀木旦为知府。永乐二年(1404),升军民宣慰使司,以刀木旦
亦作郑文,即“郑仁旻”(1520页)。
明、清专司管理与甘、青、藏等地各族进行茶马交易的官员。永乐年间(1403—1424),因茶禁松弛,私贩盛行,马贵茶贱,碉门茶马司至用茶8万余斤,只易马70匹,遂严申茶禁,恢复洮州茶马司,增置甘肃茶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