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岩
北周、隋大臣。字君山。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魏敷州刺史元祯之子。少好读书,不囿旧章。初仕周,为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受大冢宰宇文护器重,为中外记室,累迁内史中大夫,封昌国县伯。周宣帝(578—579年在位)时,因谏阻滥诛,被废于家。大象二年(580),为民(户)部中大夫。隋文帝即位,拜兵部尚书,进爵平昌郡公。其性刚鲠严肃,明达世务,廷争面折,无所回避,上下敬惮之。开皇十二年(592),任益州总管长史,辅佐蜀王杨秀镇益州。法令明肃,吏人称赞,也为秀所畏。次年,卒于蜀。
北周、隋大臣。字君山。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魏敷州刺史元祯之子。少好读书,不囿旧章。初仕周,为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受大冢宰宇文护器重,为中外记室,累迁内史中大夫,封昌国县伯。周宣帝(578—579年在位)时,因谏阻滥诛,被废于家。大象二年(580),为民(户)部中大夫。隋文帝即位,拜兵部尚书,进爵平昌郡公。其性刚鲠严肃,明达世务,廷争面折,无所回避,上下敬惮之。开皇十二年(592),任益州总管长史,辅佐蜀王杨秀镇益州。法令明肃,吏人称赞,也为秀所畏。次年,卒于蜀。
1768—?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一任堪布。藏族。出生于东加地方之赛仲噶敦家族。幼年学习藏文,后作嘉木样之秘书,以赛仲家族后裔,获准入拉卜楞寺学经,拜华热·旦本却为师,学习五部大论。任大会堂翁则师,后
即“赫哲喀喇”(2423页)。
对回族人的称谓。回族人亦自称“老回回”。参见“回回”(779页)。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4724人(1975年)。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以阿里山为中心,散居在曾文溪上游及陈有兰溪左岸部分地区;南部在下淡水溪上游,荖浓溪与楠梓溪流域。多在海拔500—2000米之
书名。元监察机构典章制度汇编之一。元御史台掾史唐惟明编纂。至正十二年(1352)成书。主要记顺帝至元二年(1336)至至正十二年御史台的典制掌故,对元末政治、人民生活、民族关系、阶级斗争等情况亦有所反
①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太宗武帝李雄年号。304—306年,凡3年。 ②后燕世祖成武帝慕容垂年号。386—396年,凡11年。 ③唐代渤海国宣王大仁秀年号。818 (一说819)—830 (《旧唐书
明代蒙古称谓。蒙古语音译。指蒙古贵族之外孙。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蛇进,是倘不浪儿男”。倘不浪即塔布囊,为汗、王、台吉之婿,蛇进即为汗、王、台吉之外孙。明代蒙古实行氏族外婚制,故其家族
?—184719世纪哈萨克族民族英雄。一译克尼萨雷,又称肯尼萨尔·哈斯莫夫。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苏勒坦(苏丹)。哈萨克族民族英雄※阿布赉汗孙。清道光十七年(1837)冬,率勇士于途设伏,迎击沙俄哥
即“巴儿忽”(407页)。
渤海王国置。为铁利府所辖6州之一。渤海亡后,其民似未被辽南徙(辽东京道之海州,非其移置,乃迁渤海南海府民所置),成为辽代铁骊国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