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泰
北魏节闵帝(前废帝)元恭年号。531—532年,凡2年。
北魏节闵帝(前废帝)元恭年号。531—532年,凡2年。
现仅见刻有契丹文字的石棺。早年出土,为当地农民改为猪槽,1977年于辽宁省建昌县素珠营子乡耿杖子村发现收存。质地沙岩,呈长方槽形,长64.5厘米,宽41厘米,高44厘米。四面皆雕刻,正面刻饰门窗及图案
见“蒲类海”(2319页)。
即“叶什勒池”(539页)。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天眷元年(1138)太祖子完颜宗敏(本名阿鲁补),泰和八年(1208)世宗孙完颜珣(本名吾睹补,后继位为宣宗)先后受封。
1683—1766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生于阿米吉白山赛康静修院附近之采尔甫。10岁从大禅师根敦德勒受戒出家。康熙三十五年(1696),入夏琼寺讲经院,聆听圣哲热洛巴讲授教程。18岁于塔尔寺立宗辩
?—1842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中试翻译举人。嘉庆十二年(1807)考取笔帖式。自道光初,历任军机章京、知府、按察使。后任府尹。任内,奏请定茧税章程,被采纳。十四年(1834),奉命往浙江
一作八蕃。元代对唐宋以来南宁州龙、方、石、程、韦、洪、卢、张八大姓所统少数民族的总称。分布在今贵州中部及西南部。五代时,楚王※马殷为镇压南宁州溪洞诸蛮的反抗,将邕管柳州八姓兵留下轮番戍守其地,并由大将
见“鬼方”(1703页)。
地方行政区划名。汉置删丹县,属张掖郡,后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曰删丹,属张掖郡。唐属甘州。五代宋时甘州回鹘初设牙帐于此。后为西夏所据,置甘肃军。古之删丹县在今山丹之南,扁豆口内近马营墩地。元至元(1
?—316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聪子。光兴元年(310),父即位后,封河间王。嘉平二年(312),拜车骑将军,与卫将军刘翼并典兵宿卫。三年,谏阻聪擅杀廷尉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