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民市

民市

中国内地与周围民族的民间贸易。亦称私市。与官方统制的※官市相对而言。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之间、农牧民之间的民间贸易一直进行,即在战争状态下,也往往突破统治者的封禁,私下交易。在分裂割据的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等时期,民间私下贸易也未间断。明初,为统一全国,明廷鼓励南北各族各部头人入贡,以“厚往薄来”的政策收揽人心,对贡使开放茶禁,故各族各部的贡使队伍日趋庞大,每次达数千人,并携来大批牲畜和土产,各族商人也加入使团中,明廷选其优良者外,其余准许贡使在京指定的地点或沿途与民间互市,此为民市之一。明朝在北方诸要塞开设的马市,最初都是由官方统制的官市,禁止民间交易。隆庆※俺答封贡以后,明廷设立十余处大型马市购马,但由于官方无力收购大批牲畜和土产,准许官市完毕后进行民间互市。不久,又准许开设※月市(小市),进行更广泛的民间互市,此为民市之二。大批蒙古马输入内地后,缓解了明朝对马匹的急需,于是在西北、西南实行的“茶禁”松弛,民间茶马互市活跃起来,此为民市之三。入清,民市贸易逐渐取代了官市。民间互市是中国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具有时间短,交易范围宽,经营灵活,受益者多等优点。

猜你喜欢

  • 马鞭禁忌

    蒙古习俗。凡蒙古人骑马,皆随身携带马鞭,其俗不得将其带入居室或指人,否则即被认为对主人蛮横和有敌意。亦不得以鞭打来袭的家犬,因此举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此俗由来已久,西方旅行家普兰诺·迦宾尼《蒙古行纪》

  • 乌氏之戎

    古族名。春秋战国时建立政权,为※西戎八国之一。一说“即《穆天子传》赤乌氏之裔”。原居地在今宁夏,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王游北河(河套西南)曾至其地。后为秦所灭,徙其民一部于宁夏固原东,置乌氏县

  • 阎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辽12宫下均设抹里。阎马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 王廷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久越得犍国步师城(约位于今阿姆河下游)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乌尔珲山卫

    见“古鲁浑山卫”(443页)。

  • 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札

    古墓名。又称苏勒坦玛札,位于今新疆阿图什镇郊外。为10世纪喀喇汗王朝苏图克·布格拉汗陵墓。原仅有一拱北,后经阿古柏扩建,增筑礼拜寺和教经堂,气势雄伟。因布格拉汗最早在新疆推广伊斯兰教,故深受教徒崇拜。

  • 领卢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即枢密之西夏语译名。后世称“蕃官名号”。

  • 东山皋落氏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亦作皋落氏、皋落狄,或简称“皋”。岑仲勉释其意为“东山黑狄”。初分布于成周西北、晋都绛东南,即今山西省垣曲县一带,与晋紧邻,威震晋都,有“狄之渠帅”之称。周惠王十七年(前660),遭

  • 阿里玛

    见“奥里米”(2252页)。

  • 乌拉

    藏语、蒙语、满语都作“差役”解。源于突厥语。在藏族地区,指旧时农奴向地方政府或各级领主所支应的各种差役,包括人役和畜役,总称乌拉差,是农奴一项十分繁重的负担。民主改革后,已废除。在蒙古地区,元朝已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