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文化
指“河套人”化石(“中国新人”化石)代表的文化。1922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乌审旗境内萨拉乌苏河河岸沙层中发现。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距今约3万5千年。所发现的化石有左上侧门齿一枚,同时发现脊椎动物化石45种。1956年在该地区内又发现顶骨化石一块和股骨一段。70年至80年代复发现19种化石,包括顶骨、额骨、下颌骨、股骨、腓骨和胛骨等,为我国人类化石数量发现最多的地区。有6件化石是在晚更新世原生地层中发掘出土的。考古学界将此化石所代表的文化命名为“河套文化”。
指“河套人”化石(“中国新人”化石)代表的文化。1922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乌审旗境内萨拉乌苏河河岸沙层中发现。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距今约3万5千年。所发现的化石有左上侧门齿一枚,同时发现脊椎动物化石45种。1956年在该地区内又发现顶骨化石一块和股骨一段。70年至80年代复发现19种化石,包括顶骨、额骨、下颌骨、股骨、腓骨和胛骨等,为我国人类化石数量发现最多的地区。有6件化石是在晚更新世原生地层中发掘出土的。考古学界将此化石所代表的文化命名为“河套文化”。
约1619—1656清初湖广容美洞土官。字夏云。土家族。容美(治今湖北鹤峰县)宣慰使※田玄次子。顺治十二年(1655),奉表降清,赐蟒玉正一品服色,仍任容美等处军民宣慰使、左都督,加授少傅兼太子太保。
1877—1912清末大臣、宗社党首领。满洲镶黄旗人。爱新觉罗氏。字赉臣。大学士伊里布孙。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学校,毕业归国,入练兵处。历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补司长。时新设禁卫军,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
见“迈买的明”(741页)。
见“摆三勿儿威正台吉”(2354页)。
即“夫余”(223页)。
即西州回鹘。因其王称阿萨兰汗故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即“粤喜县”(2255页)。
?—310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前赵)大臣。匈奴呼延氏。大司空※呼延翼子,汉王刘渊皇后之兄弟。晋惠帝建武元年(304),乘晋内乱之机,与右贤王刘宣谋举刘渊为大单于。奉命赴邺(治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告渊。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成吉思汗叔答里台之孙阔阔出及其孙亦思蛮、八都儿、阿海等先后受封。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神判方法之一。于村外一洁净处立三石灶,上置一口大铜锅,盛满清水。由男童将水烧沸后,巫师把一端粘有蜂腊的木棍伸入水中搅动,若蜂腊融化,判定原告有理,被告无理,反之判被告理直、原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