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满族姓氏

满族姓氏

满族早在氏族社会时期,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姓,即哈拉(hala)。《皇朝通志·氏族略》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记载的满族姓氏646个,谱外姓33个,合为679姓。从这些姓氏中,可看出满族与金代女真人的源流关系。以《金史》与《通谱》所载姓氏对照,有对应关系的为:金姓完颜(清姓完颜、王甲),以下顺次为乌古伦(乌库哩)、纥石烈(赫舍哩)、徒单(都善)、女奚烈(钮祜禄)、兀颜(乌雅)、蒲察(富察)、颜盏(颜扎)、温迪罕(温特赫)、石抹(舒穆禄)、奥屯(鄂托)、孛术鲁(博都哩)、移剌(伊喇)、斡勒(倭哷)、纳剌(纳喇)、夹谷(觉罗)、裴满(费莫)、尼忙古(尼玛哈)、斡准(鄂卓?)、阿典(阿克占)、阿里侃(阿礼哈)、温敦(温都)、吾鲁(珠噜)、抹颜(穆颜)、都烈(都哩)、散答(萨克达)、呵布哈(罕楚哈)、乌林答(乌灵阿)、仆散(布萨)、术虎(珠赫哷)、古里甲(瓜尔佳),合计31姓。除上述外,满族姓的来源特点:以地为氏,如佟佳氏,马佳氏;以部为氏,如瓜尔佳氏、完颜氏;以姓为氏,如钮祜禄氏、舒穆禄氏;因居地变动更改新姓,如依尔根觉罗氏因迁居异地,分别改为蒙鄂罗氏,巴雅喇氏;以父名为姓,由于满俗“称名不举姓”,乾、嘉时代普遍出现子名首字从父名之首字,孙再从父名之首字,首字渐成为姓氏,如大学士阿桂从父阿克敦首字“阿”为姓,这是受汉族以首字为姓的影响。清朝末年以首字为姓的情况日渐增多,一般是随汉姓,名之前冠以张、王、李、赵等;或取《百家姓》以外汉字为姓,如名前冠以阿、布、西、仓等字;或沿金代所冠之汉姓,如完颜为“王”等;或谐本姓之音取对应汉字,如他塔拉氏为“唐”等;或以译义求相近汉字,如倭赫,汉译为石头,即取石为姓;或以某物为标志取相应汉字,如爱新觉罗黄带子,取姓为黄;或沿用明朝的赐姓等。在满族众多的姓氏中,著姓除爱新觉罗氏(译汉为金)外,素有八大家(姓)之称。八大姓各地所指有差异,通常是指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和齐佳氏,多为清室后族。下列满族姓氏对应汉字举要表:

满姓所冠汉字姓满姓所冠汉字姓满姓所冠汉字姓
瓜尔佳氏
舒穆禄氏
赫舍里氏
爱新觉罗氏
关、白、石、鲍、汪
徐、舒、朱、宿、郑、肖、万
高、康、赫、张、何、卢
金、肇、罗、德、洪、依
马佳氏
他塔喇氏
西林觉罗氏
阿颜觉罗氏



库雅拉氏
赛密勒氏
札库塔氏
乌苏氏



吴、朱

猜你喜欢

  • 越羽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 游牧八旗

    清代中央部院直辖的蒙古旗。即内属旗。特点是:多以获罪者部属,或需要加以防患的降众编设;不设札萨克(旗长)和会盟,多置总管于本旗营内执行各项政令、差役,凡事无自主权,须接受严格控制;平时其兵差亦由国家供

  • 乌力吉吉尔格勒

    参见“锡尼喇嘛”(2365页)。

  • 开天弘圣帝

    金代对长白山山神的封号。金明昌四年(1193)十月,章宗御大安殿,备衮冕、玉册、仪物,用黄麾立仗800人,行仗500人,以此封号册封长白山山神。

  • 增订清文鉴

    见“清文鉴”(2106页)。

  • 顾慕德彻臣

    ?—1667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蒙古察哈尔林丹汗属下宰桑。天聪六年(1632),在察哈尔林丹汗兵败西奔时,率80户投后金,授三等总兵官。崇德三年(1638),随扬威大将军贝勒岳讬征明,攻高阳县城。

  • 元钦

    ?—554西魏皇帝。551—554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西魏文帝※元宝炬长子,母乙弗后。大统元年(535)正月,立为皇太子。十七年(551)三月,父卒,即皇帝位,受制于权相宇文泰,立其女为皇后。

  • 伊犁铅厂

    清代新疆工矿名。位于今巩留县西北之哈什,乾隆三十一年(1766)置。有矿工百人,每年产铅六七千至1万余斤。除拨运宝伊局铸钱外,余运贮惠远城供制铅丸用。六十年(1795),因生产不敷供给,复于厄鲁特营驻

  • 火站河

    见“药杀水”(1603页)。

  • 马古泉

    1860—1938近代伊斯兰教经师。字本廉。四川成都人。回族。幼承家学,及长从云南著名经师普洱马(寿德),学习天方经典名著。及经史、诸子百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聘为皇城寺教长及开学阿訇,任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