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

原始宗教形态之一。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对偶婚的确立,增强了氏族的职能和氏族首领的职责,伴之以灵魂观念的发展,出现了人们对已故先人的崇拜,祈求氏族的祖先和对本氏族做出过贡献者的灵魂保佑其子孙后代繁衍昌盛,祖先崇拜遂之盛行,成为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起初作为崇拜对象的多为女性,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男性祖先的崇拜成为核心内容。从此,人们的信仰和崇拜对象由自然界发展到人间,曾盛行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走向衰落。为死者举行丧葬仪式,是祖先崇拜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土葬、水葬、火葬、树葬、天葬、野葬等葬制和相应的仪式,因地因时而异。对氏族祖先神灵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祭祀活动,是祖先崇拜的集中表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活动内容日益复杂化。我国北方信仰萨满教的诸民族的祭祖仪式,瑶族的“做洪门”和黔东南苗族的鼓社祭等,均为父系血缘集团的盛大祭典。在奴隶制和封建社会中,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家族祖先乃至近三代祖先的崇拜。

猜你喜欢

  • 九姓

    汉族对居于贵州威宁一带白族的称谓。因共有九姓,故称。详见“白族”(596页)。

  • ?—12王莽所立匈奴单于。挛鞮氏。※乌累若鞮单于咸之子。时王莽奉行民族歧视政策,欲分匈奴地为15国,谋立15单于分治,以去匈奴之势,于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与其父兄同为蔺苞等招诱入塞,与兄助被

  • 祭熊

    图腾崇拜遗俗。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和部分鄂温克人地区。来源于对熊的敬畏。其俗:凡猎到熊后,要假装哭泣将它抬回来,快到※“乌力楞”(家族公社)时,猎手们模仿乌鸦发出“嘎嘎”叫声,人们闻声,知

  • 全宁府

    见“全宁路”(830页)。

  • 古列延

    蒙古游牧或军事的组织形式。又译库伦。《元朝秘史》释为“圈子”或“营”,元代汉译“翼”。古代蒙古牧民集体游牧,驻屯时,称为“阿寅勒”的各个家庭列毡帐置车为环形,首领居中,进行管理,称为古列延。规模大者达

  • 章宇巴

    见“通巴”(1967页)。

  • 布隆

    僜语音译。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停放死者尸体的祭坛。起源于鬼魂崇拜。人死,临时在房屋附近搭盖,竹木结构,状如伞。四周插黑、白、红三色旗幡,内挂死者生前衣饰,供食品。若为男子并要挂一牛头骨。置死者于内,

  • 噶穆河卫

    见“古木河卫”(441页)、“可木卫(一)”(491页)、“古木卫”(440页)。

  • 必力克图汗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苏执义

    西夏大臣。枢密承旨※苏执礼兄。夏仁宗时(1140—1193)官御史大夫。大庆四年(1143)四月,夏州地震,居民陷没,谏言恤民疾苦。仁宗李仁孝下令,震灾之州,死者2人免租税3年,1人免租税2年;伤者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