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

本称《纪年》,亦称《汲冢纪年》。书名。西晋武帝时(265—290)在汲郡(治今河南汲县西南)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的以竹简写成的魏国编年史。原有13篇。记上起黄帝(一说起自夏、殷、周),下迄魏襄王二二年(前299)史事。其中述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后,专写魏事。因若干记事可纠正《史记》之误,出土时颇受部分学者重视;又因有的记载与传统经籍之说不合,复为一些学者所排斥。约在两宋时亡佚。后有人杂采各书撰《今本竹书纪年》。清朱右曾以为不可信,广稽群书所引之文,追复古本,成《汲冢纪年存真》2卷。近人王国维复加以补正,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1卷。今人对王氏书又作补充,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猜你喜欢

  • 仆散安贞

    ?—1221金大将。本名阿海。女真族。仆散氏。※仆散忠义孙,※仆散揆子。初充奉御。娶邢国长公主,为驸马都尉,袭胡士爱割蛮猛安。历尚衣直长、御院通进、尚药副使、符宝郎、同知定海军节度使事。改邳、淄、涿州

  • 安嘎

    鄂伦春族“乌力楞”家族公社集体狩猎瓦解后出现的一种临时狩猎小组。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篝火堆”或“住在一块的人”。一译为“阿那格”、“昂阿”等。主要在“鹿胎期”、“鹿茸期”、“叫(交)鹿尾期”、“打皮子

  • 五因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千户所之一。《满洲源流考》作五音所,并说清代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老城)南有五因河,又有五因屯,故名。

  • 毛哄

    鄂温克索伦人氏族制度下的大家族组织。由同一父系祖先十代以内的成员组成,少则6—7户,多则11—12户。清末已由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共同占有财产,发展为公社生活和个体家庭占有牲畜和奴隶并存的组织。公社内

  • 完颜习捏阿不

    即“完颜斜捻阿不”(1167页)。

  • 观音堂

    契丹时期佛教建筑。座落在今山西大同西郊佛字湾(崖上刻有2米见方“佛”字)附近。始建于辽兴宗重熙六年(1037),后经多次重修。现有前后两院。院前有琉璃照壁,上为3条彩龙腾飞,优美华丽。前院置钟、鼓楼,

  • 好德格沁

    内蒙古敖汉旗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当地汉族称之为“蒙古秧歌”。以求福祈寿、四季平安、人畜两旺,以歌舞剧的形式在春节期间演出。由头戴假面具、身穿民族服装的六人来表演;其中一人扮演白音查干巴特,即白老

  • 汉蒙对照碑铭

    今人对若干有研究价值的汉蒙两种文字刻写的石碑的统称。共8块,有1240年“十方大紫薇宫圣旨碑”、1257年“释迦摩尼院碑”(亦称“蒙哥汗碑”)、1348年“甘州海牙碑”、1335年“张氏先莹碑”、13

  • 纥里迄斯

    见“辖戛斯”(2445页)。

  • 往利氏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一作把利氏。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证其原居地在今甘肃夏河西南洮河北岸之薄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