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费英东

费英东

1564—1620

后金勋臣、五大臣之一。满族。瓜尔佳氏。苏完部长索尔果子。世居苏完部(今吉林双阳县境内)。明万历十六年(1588),率部归附努尔哈赤,隶镶黄旗满洲。以骁勇善战著称,尚努尔哈赤孙女、褚英之女为额驸,擢一等大臣。对努尔哈赤忠心不二,姐夫兑泰巴颜欲叛,擒而诛之。二十六年(1598),与褚英率兵讨东海瓦尔喀部,收降安褚拉库路(今吉林省安图县西南部)20余屯寨。三十五年(1607),从舒尔哈齐贝勒往迎东海瓦尔喀斐悠城(今吉林省珲春县三家子高丽城村)新附民,于乌碣岩大败乌拉部阻截兵。从巴雅喇贝勒征东海窝集部,取赫席赫(今吉林省敦化县黑石屯)、佛讷赫(今吉林市西南五十里)托克索、鄂摩和苏鲁(今吉林省敦化县额穆)等路。三十九年(1611),与阿巴泰收抚乌尔固辰(前苏联东海滨省比金河流域)、穆棱(今黑龙江省穆校县穆棱河附近)二路。四十一年,从努尔哈赤灭乌拉部。后金天命元年(1616),与扈尔汉、何和理、安费扬古、额亦都同授理政五大臣。三年,从太祖努尔哈赤破抚顺城,被誉为“万人敌”。四年,从努尔哈赤攻破叶赫城。又于萨尔浒山大败明军。30余年间,从努尔哈赤南征北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擢一等总兵官世职,兼固山额真,一等大臣。五年,卒。天聪六年(1632),追封直义公。雍正九年(1731),赐号信勇。

猜你喜欢

  • 裴矩

    548—627隋朝大臣。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字弘大。北齐时为高平王文学,北周时,任定州(治今河北定县)总管杨坚记室。入隋,迁给事郎等职,参加讨伐陈朝之役,撰有《隋开业平陈记》。开皇十年(590)

  • 李云

    ?—309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成汉君主※李雄堂弟。建兴元年(304),李雄称成都王后,被封为司徒。晏平四年(309),太尉李离为部将罗羕等所杀,梓潼归罗尚。云奉雄命与太傅

  • 玛尼

    ?—1648清初将领。蒙古族。扎噜特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六世孙,贝勒※色本弟。天聪二年(1628),随兄归附后金。随后金军攻明,围都城北京,力战败明军,以功赐号青巴图鲁。八年(1634),与色本朝觐

  • 白石崖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夏河县甘家乡,通称“甘家石石崖寺”。寺四周悬崖高耸,怪石林立,被人附会为胜乐佛宫殿。是安多地区较著名的佛教修行地。17世纪时高僧噶丹嘉措建此禅院,任命塔尔寺热绛巴策丹嘉措为住持。后

  • 珠舍里部

    见“朱舍里部”(793页)。

  • 兀者

    ①元代女真的一支。一作斡者、吾者、斡拙,又称吾者野人。女真语,意为“野”;一说是满语“窝集”的同音异译,意为“大森林”或“深山老林”。分布在今黑龙江下游两岸深山密林里(一说还包括松花江下游两岸的山林地

  • 卡其玛

    赫哲族传统手套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手套”。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用两块狍皮缝成。手背上面的皮子抽褶,姆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手腕上部另以薄兽皮或鱼皮做成约半尺长的筒,并缝有带子。戴

  • 毛忠

    1394—1468明朝将领。原名哈剌,字允诚。蒙古族。祖籍凉州(今甘肃武威),永昌百户毛宝子。自曾祖哈剌歹于洪武元年(1368)投明后,世代任军职。永乐十一年(1413),袭父职。史称“袭职时,年二十

  • 怀德县

    县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东部西辽河北岸。明属福余卫。清为科尔沁左翼中旗地。旧名八家镇。同治五年(1866)划归昌图,设分防经历。光绪三年(1877)改置怀德县,隶昌图府。为清末在内蒙古东部实行土

  • 斡脱户

    元代户类之一。斡脱,突厥语ortaq音译,意为“同僚”、“伙伴”,转意为“商人”。蒙元时,西域商人投靠蒙古大汗、诸王、后妃、公主等经营商业,放债营利,凭借政治势力,享受免役等特权。多结队而行,自称“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