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隆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天祝县毛毛山南麓松山滩。国师罗桑丹巴·曲吉尼玛建,因其为西藏噶举派达隆人,故名。后改宗格鲁派。清康熙(1662—1722)时,达隆华丹土登嘉措应召赴京,被封为大喇嘛,授权管理天祝地区10余寺院和18个部落,赐名“护国寺”,并赐白檀香木官印、文书。规模宏大,盛时寺僧达千余名。同治年间(1862—1874),因兵乱被毁,僧人暂居松山城,民国十七年(1928)移回达隆。解放初有僧80余人,有达隆大活佛和达隆小活佛。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天祝县毛毛山南麓松山滩。国师罗桑丹巴·曲吉尼玛建,因其为西藏噶举派达隆人,故名。后改宗格鲁派。清康熙(1662—1722)时,达隆华丹土登嘉措应召赴京,被封为大喇嘛,授权管理天祝地区10余寺院和18个部落,赐名“护国寺”,并赐白檀香木官印、文书。规模宏大,盛时寺僧达千余名。同治年间(1862—1874),因兵乱被毁,僧人暂居松山城,民国十七年(1928)移回达隆。解放初有僧80余人,有达隆大活佛和达隆小活佛。
见“崇寿寺”(2060页)。
?—394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第六代首领。郁久闾氏。※地粟袁长子。父卒,与其弟缊纥提将柔然分为两部,缊纥提率一部别居西部,本人继父业居东部,据有今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北魏登国六年(391),因脱离鲜
书名。为记载清崇德二年(1637)二月至顺治二年(1645)二月,朝鲜王世子李、二王子李淏和侍臣们留居沈阳被作人质时,随行的侍讲院宰臣、讲官等向朝鲜承政院呈送的报告汇集
金代为※完颜希尹所立之庙。希君字谷神,以创制女真文字有功,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诏令依苍颉立庙于盩厔(今陕西周至)例,为希尹立庙于上京纳里浑庄(今吉林舒兰),委本路官1员与本千户春秋致祭,所用诸
又名甲曲俄。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所辖珞巴族聚居区。为西藏大型的转神山宗教活动※扎日戎哥必经的地域。19世纪末,西藏加玉宗政府加强对塔克新地区的管理,任命珞巴族纳部落的氏族头人充当根布,代其收取差税。按规定
蒙古语音译。又作亦儿格。《元朝秘史》、《华夷译语》均释为“百姓”。由于各氏族联合体的不断形成,古代蒙古氏族(斡孛黑)经常处在变动之中,不固定,氏族的孤立状况被打破,血缘联系削弱,地域联系加强,人们结成
明清云南车里宣慰使司所辖傣族土职。明永乐(1403—1424)中,车里宣慰使刀暹答封其子香曩于此。清雍正六年(1728),土酋刀勐比从征勐罕有功,授土守备职。卒,子先勐降等承袭,传至光绪二十八年(19
独龙族爱国勇士。1913年,英帝国主义派遣布里察一行20多武装特务深入独龙河地区,企图沿江北上,直至西藏。沿途测绘地图,刺探情报,强索民扶,独龙族人民以逃离村寨,断敌粮源相抗拒。达秋·古鲁等被搜捕充向
?—444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大檀子。北魏太武帝神䴥二年(429),父因惨败于北魏发疾而卒,在危难中继可汗位,号“敕连可汗”(意为神圣之王),被迫采取南和北魏,另图复兴之策。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哈绥河北岸、色楞格河南岸。东至库布色固勒接本部左翼中旗界,西至毕勒齐尔接本部中后末旗界,南至额勒素图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北至色楞格河接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右旗界。有佐领1。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