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车薄
唐代西突厥车鼻施部首领。简称车薄。永淳元年(682),率西突厥诸部围弓月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迎战安西副都护王方翼援军于伊丽水(今伊犁河),败绩,又联合三姓咽面,拥兵10万,与王方翼再战于热海(今伊塞克湖),兵败逃遁。其后事迹不详。
唐代西突厥车鼻施部首领。简称车薄。永淳元年(682),率西突厥诸部围弓月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迎战安西副都护王方翼援军于伊丽水(今伊犁河),败绩,又联合三姓咽面,拥兵10万,与王方翼再战于热海(今伊塞克湖),兵败逃遁。其后事迹不详。
①西汉时匈奴王。挛鞮氏。※乌珠留若鞮单于子,※稽留昆与※方之同母兄。任匈奴左日逐王。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单于侍子方还归匈奴后,复受遣与妇入侍汉,保持与汉和好关系。 ②元代农村基层行政设施。参
见“军户”(925页)。
解放前湘西和贵州铜仁、松桃一带民族地区高利贷者对当地桐民的一种剥削方式。高利贷者在每年桐树花开季节,贷给桐农现金或实物,事先把本息合并计算,按低价折合桐子若干斤,秋后收桐子归还。若折合桐油计算,称“卖
见“库页岛”(1109页)。
1196—1235元朝将领。契丹族。移剌氏。居霸州(今河北霸县),随父移剌捏儿降蒙古,从征战。袭父职为高州(治今内蒙古赤峰东北)等处达鲁花赤,兼征行万户。元太宗二年(1230),奉命攻高丽,取龙、云、
清末回民、撒拉族反清斗争。光绪二十一年(1895),甘肃河州(今临夏)、狄道(今临洮)新老教派回民,因清政府在处理两派纠纷中,不分曲直,滥杀无辜,遂在马永琳、韩奴勒(亦作韩努力)领导下,发动起义,围攻
见“却吉嘉错” (981页)。
见“阗池”(2386页)。
见“罗藏贝丹旦丕仲美”(1426页)。
①(?—172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诺尔布子。康熙二十九年(1691),朝觐,授二等台吉。附牧从兄乌尔占右翼前旗。三十五年(1696),随清军败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