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陇西郡

陇西郡

古地名。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秦国设置,管理渭水上游绵诸、邽、冀、䝠、狄等戎。治所初在陇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设天水郡以后,东部属县归天水郡,西部属陇西郡,郡治移至狄道(今甘肃临洮)。秦、汉时,居民多氐羌,且为羌人不断起义、暴动的主要地区之一。三国魏徙陇西郡治于襄武县(今甘肃陇西县东南)。晋因之,北魏废,寻复置,仍为郡治。神䴥四年(431),吐谷浑王慕��大败夏主赫连定,占据此地。翌年,为刘宋政权封为“陇西王”。隋开皇三年(583)改置渭州,大业三年(607)复改陇西郡。唐初仍改为渭州。天宝元年(742),复改陇西郡,乾元元年(758)改为渭州。宝应(762—763)以后没于吐蕃。

猜你喜欢

  • 站赤条画

    元代驿站的管理条例。世祖中统五年(1264)八月改年号至元,颁《新立条规》,立《站赤条例》,对驿站进行整治,使之纳入统一的条例和规划之中。《站赤条画》共10条,包括组织领导、管理验收马匹、检验符牌、约

  • 交换婚

    一种集团与集团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交换妻子或丈夫的婚姻形式。萌芽于两合氏族外婚制阶段。当时禁止男女在本氏族内互相婚媾,而是甲乙两氏族结成互婚联盟,各以对方氏族之异性为夫妻。此称直接交换婚。由于两个氏族

  • 科布多额鲁特旗

    清代蒙旗之一。置年不详。和硕特(?)台吉达木拜属裔。牧地在科布多北。东、南与喀尔喀屯田兵连界,西、北接阿尔泰乌梁海。后获罪被削爵,众归定边左副将军节制。

  • 天和

    北周高祖武帝宇文邕年号。566—572年,凡7年。

  • 二庭

    东汉时对匈奴南北两单于庭的称呼。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左贤王蒲奴袭单于位,右薁鞬日逐王比以己为前乌珠留若鞮单于长子,不得立,怀怨恨,遣使奉献匈奴地图于汉,为单于所疑,惧诛,起所领南边八部众备

  • 南襄城蛮

    南北朝时期南襄城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城名为族称。分布在今湖北南漳地区。南齐建元二年(480),其首领秦远乘北魏攻齐,官军尽发,郡县无备之机,攻潼阳(今湖北潼水马良坪一带),杀县令焦文度,破临沮(今湖北当

  • 抱见

    满族旧时礼节,此礼多用于至爱亲朋重逢或分别之时。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行礼时,无论男女,均抱腰接面,以示隆重。此俗形成较早,《满文老挡·太祖期》和《建州闻见录》中有记载。清中期以后,渐觉此礼不甚雅观,逐

  • 幕㧑

    唐代南诏武职名。南诏依据境内各地区人口的疏密、可出乡兵的多少,划分为大府、中府、下府、小府四级军事组织,每府设主、副将各1人,幕㧑即为小府主将,幕览为副将,掌本府乡兵的征集、派遣、训练等

  • 谟八里克沙

    见“木八剌沙”(258页)。

  • 正酋望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的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为王之下8个高官之一,职位在酋望之下,员外酋望之上,犹试官也。秉政用事,权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