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衣

马衣

披扎在马身上的毡衣。蒙古人为装饰和保护马匹,给马披扎之衣。元朝蒙古皇帝举行质孙宴等庆典时,常将名马盛饰列队驰入,以示隆重,后逐渐演列成用毡做成马衣,披扎在马身上,可以防雨防潮,借以保护马匹。清代制“马衣”成为一种兴盛的家庭手工业,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出现专售马衣铺,仅义兴魁一家商号即年销9千余条。

猜你喜欢

  • 契丹南枢密院

    见“汉人枢密院”(618页)。

  • 彭士然

    即“彭士愁”(2176页)。

  • 上京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金天眷元年(1138)置,治所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领有会宁府、肇州、隆州、信州、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

  • 牛站

    蒙古国和元代驿站的一种。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牛站为陆站之一种。站户以牛运载使者和货物。据《元史·兵志四·站赤》,除中书省新辖腹里等路专设牛站二处外,诸行省之陆站亦多配置牛只以供使役,共有驿牛近万只。参

  • 赤伦

    阿尔泰乌梁海宰桑。初隶准噶尔部。乾隆十九年(1754)春,闻清内大臣萨喇尔收抚乌梁海,率众徙牧吹河。夏,奉达瓦齐命,偕同卫拉特兵夹攻阿睦尔撒纳。寻为清参赞大臣努三擒获。获宥,编旗分佐领,授三品总管。二

  • 巴汗俄尔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东上旗”(1451页)。

  • 长沙武陵蛮起义

    东汉永寿延熹年间长沙武陵地区各族人民的起义。永寿三年(157),首领(渠帅)卜阳、潘鸿、胡兰等,自称“将军”,聚众举兵。※长沙蛮攻益阳(今湖南益阳),屯聚兵力,众至2万余。延熹三年(160),攻郡界,

  • 葫芦国

    亦作“葫芦王地”。指云南省沧源的班洪、班老、永邦和班况( (1961年已划归缅甸)等地区。因当地佤族相传人最早是从葫芦出来的,故其名可能与此有关。也有以此泛指佤族聚居的阿佤山区。

  • 谔勒哲炳鸿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汉文史籍译作俺坠兔,一说又作阿只兔。孛儿只斤氏。※布延巴图尔鸿台吉次子,※博硕克图济农弟。早年从父入牧西海(青海)。父卒后,随兄东归黄河河套,与明朝按期通贡互市。万历七年(

  • 伯克

    见“伯克制度”(10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