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子
见“鸢鞮”(1379页)。
见“鸢鞮”(1379页)。
见“鄂伦春族”(2052页)。
清代西藏门巴、珞巴两族发生的三次械斗。位于西藏东南的※墨脱(白马岗)原为珞巴族的聚居地。18世纪中叶门巴族先后从不丹的布南卡、桑拉一带东迁于此定居。起初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后门巴人大量迁入,出
见“阔阔出”(2274页)。
书名。简称《秋涧集》,元王恽(1275—1336)撰。100卷。恽,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字仲谋,号秋涧,因以名集。中统元年(1260)由东平评议官选至京师,历任翰林修撰、待制、监察御史、提刑按察使
珞巴语博嘎尔方言音译。系卜卦师的称谓。由男性充任。参见“鸡肝卜”(1263页)。
参见“高皇歌”(1915页)。
见“耶律隆庆”(1320页)。
汉西域诸国官名。位在王、侯、将、都尉、君之下。主司传译与奉使。一国中少则1人,多则4人。又,汉黄门中亦设有此官。
我国自称柔若的怒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泸水两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500人。柔若语内部语音上稍有差别,但彼此完全可以通话。以兰坪县兔峨乡
书名。清徐松撰。2卷。作者于嘉庆十六年(1811)谪戍伊犁,曾亲历天山南北路,调查山川道里、风土人情,以其亲身闻见,兼采有关记述,对《汉书·西域传》所载葱岭东西史地,进行考证,述其变迁沿革,作此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