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介绍】:
杜甫大历二年(767)在夔州作。诗写因长期漂泊之苦,而忆长安在朝之时,感慨良深。
【介绍】:
杜甫大历二年(767)在夔州作。诗写因长期漂泊之苦,而忆长安在朝之时,感慨良深。
明高棅编。高棅(1350~1423),一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长乐(今属福建)人,永乐初以布衣征为翰林待诏,迁典籍,为“闽中十子”之一,著有《啸台集》等。《唐诗品汇》编成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介绍】:一作封干。唐僧人。居天台山国清寺。曾入五台山巡礼。玄宗先天中行化京兆,后即不见行迹。《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断为宋人伪托,可从。
【介绍】:鲁(今山东曲阜)人。宪宗元和年间,在越州被都虞侯薛陟诬陷入狱。后浙东观察使孟简按狱,颙上诗自陈,获释。《全唐诗》存诗1首。
周代于建亥之月(十二月)农事结束后举行的祭祀名。因祭八种神,故称。八蜡为驱灾免患、祈求农业丰收的祭祀,后代亦沿用,然而其八神说法不一。详参钱大昕《潜研堂集·答问五》。魏徵《五郊乐章·肃和》:“八蜡已登
大小巴山均在四川、重庆,小巴山是大巴山的支峰。唐诗中的“巴山”,有时是实指,有时则泛指四川、重庆境内的山。武元衡《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二月二十八日清明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天光临井络,春物
【介绍】:见王继勋。
人名。一说古书名。多记神怪之事。刘禹锡《卧病闻常山旋师因寄李六侍郎》:“禽鱼各有化,予欲问齐谐。”
【介绍】:杜甫《白帝》诗颔联。白帝城耸临长江三峡瞿塘峡口,形势险峻。二句即写暴雨骤至时惊心动魄的阴惨景象:峡中急流助以雨势,故声若雷霆之斗;树木蔽以阴云,故昏霾日月之光。且句中自对,上下相对,两句加用
喻国家凶恶的敌人。语出《左传·定公四年》:“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独孤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皇运偶中变,长蛇食中土。”
指范蠡。陶翰《早过临淮》:“范子名屡易,蘧公志常保。”参见“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