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介绍】:

李白作。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天宝三载(744)裴图南欲归嵩山,李白在长安青绮门为他送行,这是归别时的送行诗。第一首写送行时宴别的情景,李白告诉裴图南,朝政龌龊,国运日衰,他不久也行将归隐。“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二句,写出了朝廷中好人受难、小人得志的黑暗现实,也透露出他欲归隐之由。“日没”二字暗寓了盛唐之世行将结束。此诗“托体高,著笔平。”(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二)第二首写对裴图南的劝勉之辞:“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即嘱托裴图南勿学沽名钓誉之徒,不管是出世退隐,都要以天下苍生为重。沈德潜云:“言真能洗心,则出处皆宜,不专以忘世为高也。”(《唐诗别裁集》卷二)末二句谓裴图南终将像谢安一样,为济苍生而一起。此二诗“沉刻之意,以快语出之,可令闻者惊悚。”(《唐宋诗醇》卷六)

猜你喜欢

  • 想著

    想起来,记在心上。毛熙震《木兰花》词:“对斜晖,临小阁;前事岂堪重想著。”

  • 入昌松东界山行

    【介绍】:高适作于任职哥舒翰幕府期间。昌松,唐县名,故治在今甘肃古浪县西。诗中描写了作者行役时所见山路景色,以见旅途之艰辛,并表示了其为国效力,不计归程的决心。该诗写景真切,如在目前,非亲历者不能道也

  • 李肱

    【介绍】:李唐宗室子弟。开成二年(837)以状元及第,历官岳州、齐州刺史。工诗文,亦善绘画。尝画松赠李商隐,商隐乃作有《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四十韵》诗。《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1联。

  • 扬州梦

    杜牧《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句为杜牧分司洛阳后,追想随牛僧孺出镇扬州时出入倡楼歌馆之事,后因以“扬州梦”为感怀思旧之典。明高启《和逊庵效香奁体》

  • 月下花前

    白居易《老病》:“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后因以“月下花前”指美好的游憩环境。亦特指能触发男女情思的环境。宋杜安世《剔银灯》词:“月下花前,偷期窃会,共把衷肠分付。”亦作“花前月下”。宋灌圃

  • 下笔不休

    谓才思敏捷。汉班固《与弟超书》:“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岑参《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学富赡清词,下笔不能休。”

  •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介绍】:白居易七律《晚秋夜》颔联。残花落叶、疏篱寒井绘出晚秋夜的衰飒,表现了诗人的悲秋情怀和凄凉心境。

  •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介绍】:杜甫《古柏行》诗句。霜皮溜雨,指古柏树干色白光滑。四十围,四十人合抱。黛色,青黑色,形容柏叶葱郁之状。参天,高耸云霄。二句极言古柏之高大,是夸张的描写。

  • 中国三大诗人新论

    黄国彬著。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11月初版,为《皇冠30年特选文集》34。本书是用艺术的标准全面衡量屈原、李白、杜甫三位大诗人的成就。前有代序《谁是天津四?》,之后依次为《与日月兮同光——从另一个角

  • 闺妇

    【介绍】:白居易作。约作于元和十一年(816)至长庆二年(822)间,诗写闺中思妇春夜独居,思念征戍辽阳的丈夫的凄苦之情。哀婉缠绵,感人至深。黄叔灿评:“上二句写其态,下二句写其情。‘夜合花前日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