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

清末袁世凯所建立的封建买办性的军事政治集团。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是为北洋军阀武装建立的开始。袁世凯除了聘请外国教官,以新式武器装备,用西法进行训练外,并继承和发展了曾国藩、李鸿章的湘、淮军那种“兵为将有”的半私人性,利用各种封建宗法关系, 网罗亲信,收买党羽爪牙,组织以袁世凯个人为核心的集团势力。吸收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一百三十余人,又收用旧军军官姜桂题、张勋、倪嗣冲等,分别委以重任,依为骨干,逐渐形成了北洋军阀集团的班底。对士兵则给以厚饷,齐以军律、灌输封建忠君思想特别是绝对服从以袁世凯为领袖、长官的思想,甚至在军中使用树立对袁世凯个人崇拜的手段,以养成士兵只知有袁世凯而不知有朝廷国家的信念,甘愿为袁效忠卖命。袁世凯以这支一手培植起来的新建陆军为政治资本,通过出卖戊戌维新和镇压义和运动, 取得了清朝统治者和帝国主义的信任和赏识,地位扶摇直上。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袁被委任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后又兼任政务大臣、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等各要职,成为清末权势最大的汉族官僚。随着袁世凯政治地位的提高,他所统辖的武装力量也不断扩大,以新建陆军为基础,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袁世凯着手编练北洋常备军,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为统一军制大规模编练新军,在京师设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任总理,袁世凯以直隶总督派充会办,其亲信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均担任要职,操练兵处实权。清政府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袁世凯利用主持练兵处之便,首先积极扩充个人势力,至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已编练成北洋陆军六镇,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阀武装,属下重要官员和统兵将领皆为袁所拔识的亲信党羽,一个以袁世凯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已颇具规模。从新建陆军开始,这些军队就归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节制,以后袁又升任此职、故称该集团为北洋军阀。袁世凯势力的急剧膨胀,引起清朝满族亲贵的疑忌,1908年11月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死去,宣统继位,载沣摄政,袁世凯被解职, “回籍养疴”三年。袁世凯虽去位,但羽翼已成,北洋军阀仍唯袁命是听,而且朝中遍布耳目,时刻注视着政局变化,伺机东山再起。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只得依靠北洋军对付革命,袁世凯则乘机要挟,迫使清政府向他交出军政大权;同时又依恃北洋兵力,对革命党人软硬兼施,迫使革命方面妥协让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阴谋得逞,窃夺了革命果实,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始了北洋军阀对全国的反动统治。袁世凯上台后,立即着手建立独裁统治,并妄图黄袍加身帝制自为,开创袁氏中华帝国。复辟活动引起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护国战争”为中心的全国性的反袁斗争埋葬了“洪宪”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死去,此后,北洋军阀开始分裂为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崛起于东三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三大派系。另外,还有一些从属于北洋集团的较小的军阀。各派军阀分别在不同的帝国主义和各地买办豪绅势力的支持下,割据称雄,争战不已,政局动荡,内阁频繁更迭,成为“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皖、直、奉三大派系军阀轮流控制北京政权, 号令全国,对内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群众,实行反动的独裁专制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大批出卖国家主权,暴虐和卖国程度较之袁世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随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1921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坚强正确的领导力量,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1924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打垮了北洋军阀的主要力量。1928年,奉系被迫退回关外,存在了十六年的北洋军阀统治遂告结束。

猜你喜欢

  • 昆山军

    见“常胜军”。

  • 中国人民反割台斗争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割让日本,中国人民义愤填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割台的斗争浪潮。各界人士以罢市、发布檄文、通电、上书等方式表示强烈抗议。台湾人民更是“捶胸泣血,万众一心,誓同死守”。清政府却

  • 周世宗北伐

    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在统一战争中,曾北伐攻辽,收复了被契丹贵族占据二十多年的三州三关。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春,周世宗柴荣为收复幽(今北京)、云(今山西大同)十六州,以解除辽军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先命义

  • 月氏西迁

    月氏,古民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今甘肃敦煌与青海祁连间,逐水草随畜迁移, 善骑射,兵达十万人。汉文帝时,冒顿单于攻破月氏,后月氏王又为匈奴老上单于所杀,因而被迫西迁,击走塞人,占有今伊犁河地区。后遭乌孙

  • 郡县制

    由春秋、战国到秦朝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在边地设县,具有军事设防的性质,后逐渐在内地推广,才具有地方行政组织的性质。春秋末期,除齐国外,各大国都在戎狄杂居的地方设郡。战国时

  • 袁世凯东山再起

    1908年11月(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死去,宣统即位,摄政王载沣以“回籍养疴”为名将袁世凯逐出朝廷。袁世凯虽被罢官,但仍实际掌握着北洋军阀集团,并在朝中遍布党羽耳目,时刻注视政局变

  • 净土宗

    中国佛教宗派,亦称莲宗。唐代善导创立。主要依据经典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往生论》。教徒期望死后“往生”阿弥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故名净土宗。由于此宗修行简单,唐中叶以后

  • 杯酒释兵权

    宋初解除禁军宿将兵权的事件。太祖赵匡胤称帝建国后,深恐五代以来武将拥兵禅代拥立的事件重演,锐意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遂接受谋臣赵普之议,收禁军宿将之兵权。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春,先后黜殿前都点

  • 建文削藩

    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建文帝即位后,采纳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卿黄子澄建议,实行削藩。先将力量较小的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废为庶人,湘王朱柏被迫自焚死。进而采取措施,对付实力强大的燕王

  • 嫪毐之乱

    战国末年,秦国宦官嫪毐(音lao ai)发动的叛乱。嫪毐因得到太后宠幸,擅作威福,有家僮数千人,舍人千余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居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又以河西太原郡(治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