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学

九经学

三卷。清王聘珍撰。聘珍字贞吾,号实斋,江西南城县人,拔贡生,阮元曾请他参订古籍。此书原题卷数八十九,此为残稿,仅有《周礼》二卷,《仪礼》一卷。似应列礼类,但前人既刻入丛书,又题曰“九经学”,所以就归入群经总义类。聘珍所著《大戴礼记解诂》,不妄改字,不轻立异,诚为笃实。此书亦然。例如,《周礼·夏官》之《大驭》:“右祭两轵”,《注》:“故书轵为斩。杜子春云斩当作轵,或读斩为簪笄之笄。”此书谓:“《说文》《玉篇》皆无斩字,诸家亦唯刘昌宗音鸡,如陆德明、贾公彦皆不敢为说。然近儒因《大驭》注中字,欲尽改考工记穀末之轵为斩,谓穀末出轮外,似笄出发外也。”其意为仍依《注》,不主张改易经字。又《司勋》“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注》:“今汉祭功臣于庙庭。”《疏》:“引汉法,欲见古祭功臣在庙庭也。”此书谓:“据魏高堂隆议,功臣配享于先王。象生时侍燕,燕礼,大夫以上皆升堂,以下则位于庭,配食烝祭。所以尊崇其德,明其勋,以劝嗣臣也。则周礼祭功臣非在庭。郑氏引汉法,盖谓汉亦祭功臣尔,非谓古者祭功臣在庭也。贾疏失之。”又《仪礼·乡饮酒礼》“介俎脊胁肫胳肺”,《注》:“凡牲,前胫骨三肩臂臑也,后胫骨二膊胳也。”此书谓:“《仪礼经传通解》云:‘今按,介俎脊胁胳肺,印本胳上有肫字,然《释文》无音,《疏》又云有臑肫而介不用,明本无此字也。’其说是也。张稷若《仪礼句读》云:‘肫胳即注膊胳后胫二骨也。用体无常。’是经本无肫字审矣。”上引各条,皆体现出王氏读注疏之精。其治经,无门户,无意必,平心研究,这种态度值得肯定。有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石经鲁诗

    一卷。清马国翰辑。共一百七十三字。大都是《唐风》、《魏风》之《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蟋蟀》、《山有枢》、《扬之水》等十篇的内容。《隶续》卷四还有

  • 卓澄甫诗续集

    三卷。明卓明卿(约1596年左右在世)撰。卓明卿字澄甫,钱塘(今属浙江省余杭)人。生卒不详。万历中由国子监生而官迁光禄寺署正。明卿著有《光禄集》三卷,《卓氏藻林》八卷等均著录。是书为明卿所自编。刻于万

  • 三国志传

    见《三国演义》。

  • 雅乐发微

    八卷。明张敔(生卒年不详)撰。张敔铙州(今属江西)人,官至礼部员外郎,精通律历。张敔论乐大旨以入声最低者为黄钟,最高者为应钟之变宫。是书自元声正半律之法以至乐器、乐歌、悬图舞表无不具备。后面又有《雅义

  • 尚书帝命期

    一卷。原题阙名,其他一些辑本多作《尚书帝命验》。本卷共辑有十三条,《白镜帖》所引“桀失玉镜,用其噬兽”一条与《太平御览》所引“桀失其玉镜,用其噬虎”大同小异;“禹白帝精”、“有人雄起”两条,见《太平御

  • 兰曹读史日记

    四卷,明熊尚文撰。熊尚文,生卒年不详。字益中,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南)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举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兰曹读史日记》一书是他从各史书、传记中摘录旧文,上起唐尧,下迄元代,对其中诸

  • 江村销夏录

    三卷。清高士奇(生平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此书是高士奇告归平湖之日,以所见法书名画,考其源流,记其绢素长短广狭,后人题跋图记等,一一记载而成此书。其体例很象《铁网珊瑚》和《清河书画舫》,稍有不同的

  • 开元录

    见《开元释教录》。

  • 兴安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宾阳等纂修。李宾阳,广西临桂人,同治五年(1866)任兴安知县。此志除李宾阳亲自纂修外,参加纂著的有赵松友、陈寿田等人。《兴安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印。此志体例遵照省宪所颁格

  • 解连环

    玉鞍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