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种唐诗选

十种唐诗选

十七卷 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乾隆时赐名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初诗坛领袖,出身世宦家庭。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后任扬州推官,五年后调任京职,历任礼部员外郎、户部郎中、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兵、户二部侍郎。康熙三十八年(1699)迁任刑部尚书,四年后因事免官。从此退居故乡新城安度晚年。卒谥文简。王士祯为一代诗宗,与朱彝尊并称“朱王”。善古文,兼工诗词,其干济风节,多有可传,皆为诗名所掩。著述丰富,有《古玩录》、《南来志》、《北归志》、《居易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古夫子亭杂记》、《分甘馀话》、《陇蜀馀闻》、《皇华纪闻》、《渔洋诗集》、《渔洋文略》、《蚕尾集》、《南海集》、《雍益集》、《载书图诗》、《古诗选》、《十种唐诗选》、《二家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渔洋诗话》、《五代诗话》等。此集为唐诗选本。系由《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国秀集》、《箧中集》、《搜玉集》、《御览诗》、《极玄集》、《又玄集》、《才调集》和姚铉的《唐文粹》等十种选本并附以王士祯所选《唐贤三味集》,再加删汰选录而成。其选录标准仍以“神韵”为主,不分卷。书前有韩菼、尤侗、盛符升各序。据翁方纲《石洲诗话》称:“渔洋《十选》大意归重在殷璠、元结二本,而以《文粹》为备。”又称:“叶石林可谓‘以意逆志’,上溯魏、晋者,此原是渔洋论五言诗之大旨,其所抄《三味》、《十选》,皆此职志也。”可见《十选》在当时之影响。有坊刊本(南兰堂藏板)。《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猜你喜欢

  • 飞凫语略

    一卷。明沈德符(1578-1642)撰。沈德符,字景倩,又字虎臣,又字景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举人。其祖父、父亲皆以进士在京城为官,因此沈德符自幼得以习闻故事。中年以后南还故里。仿《集古录》体

  • 海涵万象录

    四卷。明黄润玉(详见《四明文献录》条)撰。此书由黄润玉之孙黄溥辑录而成,内容均为其平日言论,共四卷,分四十类。其中间有新意,但舛误者也不少。如引礼公子之子孙有封为国君则世世祖是人,遂谓宋太祖当居始祖庙

  • 清秘述闻补

    二卷。清钱嘉福(详见《清秘述闻续》)撰。作者曾据《清秘述闻》体例编成《清秘述闻续》一书。后因宗室乡会试题目及首名,以及奉天府府丞例兼学政事,为《清秘述闻》所未载,故合王家相(详见《清秘述闻续》)等所辑

  • 聊斋志异

    十二卷(或为十六卷、二十四卷)。清蒲松龄(1640-1715)撰。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清初文学家。早年热衷功名,十九岁应童子试,得县、府、道三第一,深为当时著

  • 翰墨大全

    一百二十五卷。宋刘应李(生卒年不详)撰。刘应李自称乡贡进士,生平里籍均不详。此书模仿祝穆《事文类聚》的体例。全书共分二十五门。采摭颇广,但其舛误之处亦较多。内容纷杂,对联套语也纳入其中,尤为秽琐。

  • 张季直文钞

    二卷。清张謇(1853-1926)撰。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光绪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于1895年开始创办实业,有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

  • 碧里杂存

    一卷。明董谷撰。董谷,字顾甫,海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安义、汉阳二县知县。为人为政廉静不苛。自号碧里山樵,又曰汉阳归叟。著有《续澉浦志》等。《碧里杂存》是杂纪琐闻的笔记小说,写的多是齐东方面的事。节中

  • 钦定补绘离骚全图

    三卷。清门应兆(生卒年不详)临摹补绘。门应兆,字吉占,正黄旗汉军人。善于画人物花卉。清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由工部主事,派往懋勤殿修书,充四库馆绘画分校官。补工部员外郎,升郎中,授宁国府知府。清高宗

  • 礼记解诗经

    一卷。清代范士增撰。是卷以《礼记》成句解《诗经》。如以“后修女顺”解《葛覃》全旨,以“君子将营官室”解“升彼虚矣”一章,以“登车则有光矣”解“星言夙驾”,以“君子比德于玉”解“如圭如璧”,以“一与之齐

  • 海东金石文字记

    四卷。琐记一卷 清翁方纲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本书为翁方纲晚年所作。书中著录新罗、百济、高丽等海东诸国自中原陈、唐至明以来石刻。第一卷,陈、唐;第二卷,唐、后梁、后周;第三卷后晋、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