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宣和画谱

宣和画谱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字。“宣和”乃宋徽宗赵佶在位后七年的年号,从1119-1125年间,盖时人奉敕所撰。《宣和画谱》记宋徽宗时内府所藏诸画,始自魏晋,所载共二百三十人,计六千三百九十六轴。分为十门,随其年代先后而品第。十门分别是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鸟兽、花木、墨竹、蔬果。赵彦卫之《云麓漫钞》载“宣和画学”分为六科,如佛道、人物、山川、鸟兽、竹花、屋木,与《宣和画谱》大同小异,盖条目变更之故。《宣和画谱》每门之下总系叙论,次依朝代顺序列画人姓名,并附里贯、职官、才学、爱好、专擅、故实等,术附录宫中所藏其绘画作品。《道释门》包括叙论及其它四部分,录“自晋宋以来,迄于本朝以道释名家者得四十九人”,集中在前四卷中。《人物门》包括叙论、人物一、人物二、人物三共四部分,录自吴晋至宋号为名手者三十三人,集中在五、六、七三卷中。《宫室门》只“叙论”,下列四人:《番族门》亦只“叙论”,下列五人,是为第八卷。《龙鱼门》“叙论”后列八人,为第九卷,《山水门》以叙论、山水一、山水二、山水三录唐至宋四十人之画幅,兼有日本国三幅,分撰于第十、十、十二卷中。《畜兽门》以叙论、畜兽一、畜兽二收录自晋而宋二十七人于十三和十四卷中。《花鸟门》包括叙论、花鸟一、花鸟二、花鸟三、花鸟四、花鸟五,录自唐至宋画家四十六人于第十五至第十九共五卷中。《墨竹门》“叙论”下列十二人、《蔬果门》“叙论”下列六人。《宣和画谱》卷帙繁复,资料来源及撰录之人皆不统一,故有自相矛盾者,诚如王肯堂《笔尘》所述,在十一卷山水二中极称王士元“喜作丹青,遂能兼有诸家之妙,人物师周昉,山水师关仝,屋木师郭忠恕”,甚至“无一笔无来处”,又“多以楼阁、台榭、院宇、桥径务”,但是在第八卷“宫室门”中却义以皂隶目之而“不载之谱”。如此之前后抵牾者,盖撰人之不同所致。《宣和画谱》既可视为画家之传记,亦可作宋朝宫室名画之目录,是我国艺术史上一部重要的论绘画著作。是书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唐宋丛书》本、傅沅叔有宋元间刊本前十卷、故宫有宋元刊全帙,明杨升庵刊本、明嘉靖本、《八千卷楼》有明钞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王奉常集

    六十九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王世懋,字敬美,王世贞之弟。生平详见《关洛记游稿》(辞目)。王世懋著有《郤金传》。是集凡六十九卷。其中赋、诗、词为十五卷、文为五十四卷。第五十二卷为《澹思子

  • 显志堂稿

    十二卷。《梦柰诗稿》一卷。清冯桂芬(1809-1874)撰。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道光进士,授职编修,升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曾在苏州举办团练,亦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活动。重视经

  • 徐饴盦先生遗书

    无卷数。清徐养原撰。此书是作者的札记、考订之类的著述。所考书籍主要有《字说》、《明堂说》、《井田议》、《黑水考》、《朝鲜疆域考》、《孔子生年月考》、《孟蜀石经考》、《校淮南子》、《注五代史记例》、《御

  • 孝经左契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十条,其中“不孝敬,痹在喉,寿命凶”一条,“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信以自彰,务一德也”一条,“孝之瀰身也,犹春气之澹澹也”一条,《群书征引》未载。“天子孝,天龙负图

  • 中庸点缀

    一卷。明方时化撰。方时化事详《易引》条。此书首为《中庸》总提,次载《中庸》全文,每段或总批,或旁批,以释氏解儒书。《四库全书》采用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 疑礼问解

    四卷。附《疑礼问解续》一卷。朝鲜金长生(见《家礼辑览》)撰。此书为金长生平日与门人、朋友之间有关礼学的问答。参考前代礼书及诸家礼说,分门别类,对衣冠、居室、宗法及居家杂仪等都有所讨论,尤详于丧礼。书末

  • 常宁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玉山修,李孝经纂。玉山,蒙人,曾任常宁县知县。李孝经,邑人,举人,曾任广西知县。按常宁县志,创修于明成化年间。万历年间曾续修。迄清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张问明一修,雍正十年(173

  • 小长芦馆集帖

    十二卷。清严信厚辑。严信厚字小舫,工书并精于鉴赏。此帖是以其家藏墨迹汇成。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成。其中元人书一卷,明人三卷,清人八卷。对明清两代之书,所收多精品,元人书较逊色。如赵孟頫书《渊明事

  • 朱子分类文选

    九卷。清朱泽沄(生卒及事迹不详。)撰。朱泽法字湘陶,号止臬,江苏宝应人。朱泽沄终身不仕,讲道锡山,通书关中,皆阐明紫阳之学。年六十七,吟邵子诗别亲友,怡然而逝。有《朱子圣学考略》、《王学辨》、《止泉文

  • 郑氏易谱

    十二卷。明郑旒撰。郑旒字承衮,广东顺德人,崇祯时贡生。此书前有御史梁元柱、司勋郎李廷龙二序,称其童年即有易癖,著述颇丰。卷一为河图洛书及龙虎五运诸图;卷二为伏羲八卦次序及范围数略,附蜀传天地自然图;卷